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1395天 2022—4—10
今天晚上是我们讲师班磨课时间,由刘老师亲自指导,马老师和吕老师讲微课。每次听刘老师指导,总是有许多收获,感悟很多:
1.发出让听众参与互动邀请时,让他感觉参与对他有好处,这样他才愿意互动,也可从知识留存率方面讲一讲互动的好处,可以告诉听众:互动参与越多,对大家帮助越大。
2.如果听众是家长和孩子,讲师要保持中立,可以先问家长: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增长,你感觉和孩子好沟通吗?然后问孩子:你感觉在和父母沟通的过程中,父母能走进你内心吗?如果是网络课,可以让家长和孩子把想说的话发在公屏上。讲师要把这些话念出来,同时还要学会圆场:其实能感受到家长和孩子都希望更好地沟通,大家也是做出了很多努力的,孩子们想努力表现让爸爸妈妈理解,爸爸妈妈也希望孩子能够多体谅家长的辛苦。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被看到,大家都在为更好的沟通而努力着。
3.刚开场一般不要打分,主要以输入为主,多问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回答的问题,等关系建立起来了再打分,打分容易散场。把听众的情绪勾出来之后,到中后场再打分,这样听众容易参与和互动,能更好地进入听课状态。
4.讲师讲课时,要关注到听众的需求,有了需求听课的动机才会强烈,有需要才会有动机。
5.讲课时框架要清晰,根据时间讲哪些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讲的内容要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比如可以问孩子们:成绩出来后,爸爸和妈妈是啥反应?把它敲在公屏上。然后问爸爸妈妈:如果你们是孩子,看到家长这样的反应,你们会有什么感受?把你们的感受也发在公屏上。接着再问孩子们:你们的感受和爸爸妈妈的感受一样吗?那么,你们希望爸爸妈妈如何说,如何做?爸爸妈妈看到了孩子们的希望,你们有什么感受?如果你们这么做了,和孩子的沟通会怎么样?讲师就是起扰动和翻译的作用,可以用循环提问扰动父母和孩子相互感受彼此的感受,能相互理解,更好沟通。
6.讲课时要多联系生活场景,孩子们常见的问题就是交朋友的问题,玩手机,学习不上进,希望爸爸妈妈多理解自己,讲师要保持中立,不批评,不评判。
7.自己学到的知识要内化于心,与自己的血肉融为一体,才能成为真知识。当然,此路漫长,要不断练习,听说读写都要跟上。自己有体验,有感受的地方讲课时才能讲好。
8.讲的内容和课件要统一,网络时代要学会与听众全程互动,比如,可以说:大家有什么感受都发出来,现在开始。每位老师把想到的都发出来,多多益善,有什么感受都可以发出来,也可以想象一下,发生了什么让你有了这些感受?你写了难得之后你的感受如何?在写之前有没有这些发现呢?这就是关注什么得到什么。
9.讲课语言要软化,听众情况可能不一样,有的孩子会大些,有的孩子小一些,有的可能还没有结婚,这些听众都要照顾到。
刘老师提到的许多关键点其实是知道的,但知道到做到并非易事,需要不断磨练,刻意去练习,只要坚持,总会有进步的。
感恩刘老师用心指导,感谢马老师和吕老师给大家带来精彩的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