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乌鸦,你是否也不自觉地想起它难听的叫声,是否也会和我一样想到电视上出丧的场景总离不开乌鸦的衬托....进而给它贴上不好的标签。
可有网友的说法却让人耳目一新:
“乌鸦的叫声,与生俱来,因为别人不喜欢,所有的乌鸦就要噤声吗?
世上有美就有丑,有好听就有难听,有绿叶才能衬托出红花的美。
每个人都是一种衬托,不管你愿不愿意,都改变不了。尊重客观存在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所以,不管乌鸦搬去哪里,如果它把自己钉死在“主观否定”的十字架上,恐怕很难活得轻松。
心理学上称这种,只关心外界,不考虑自身的现象,为“乌鸦定律”。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过得糟心,全是因为我们“内心的那个小孩”在捣乱。
和他人比较,在意他人的评价,寻求他人的认可,却独独忘了做自己。
而活在别人的人生里,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样子,自己的需求永远得不到满足,这正是一个人痛苦的根源。
嫌弃你的并非他人,而是你自身
曾经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做什么都谨小慎微,怕得罪人,怕别人不喜欢......慢慢形成了讨好型人格,而完全丢失了自己。
其实一直嫌弃自己的人,竟是自己。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存在,也就不会认为自己不好。
所以,困扰我们自卑感的,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认定。
很多时候,我们把目光投向他人,把注意力放在外界。以至于自身客观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而自己的优点与能力,就会逐渐被隐藏。
当自我感觉价值偏低或毫无价值时,自卑感油然而生,也就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
可事实上,每个人的优点与缺点都会存在,若换个角度,许多劣势都会变成优势。
所以,真正左右我们选择的,并非他人,而是自身。
我们需要改变的不是外在,而是内心。
总把自己的不幸,归因于外在的不足和自以为的他人的否定。
谁不知,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我们畏首畏尾的逃避心态。
古希腊的一位学者曾提到:
“使我们幸福的,主要是我们自身之内的原因,而不是自身之外的原因。”
一个人太在乎外界的声音,结局就是失去自己的人生。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爱自己的高手。
而爱自己,从改变心态开始。
不陷入内耗,放松自己;不纠结过往,放过自己;不刻意合群,取悦自己。
对不能改变的笑纳,对能改变的去改变,这样,才能遇见最好的自己。
这个世上,除了你自己,谁也伤不了你。
所以,爱自己,才是一个人终身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