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书《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1948年写的,这本书中解释了许多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来处。他那些相对客观的,非批判性的描述,让我对中国家族的文化,社会现象,以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文化背景有了不一样的视角。
比如关于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他在书中这样写道:“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亲戚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中国的家庭,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之间只是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还有一些更形象的描述:“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没有工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妇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里带孩子。工做完了,男人们也不常留在家里,男子汉如果守着老婆,没出息。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
这本书成书于1948年,背景也主要集中在乡村,可即便是现在,许多男人还是倾向于在同性间,在酒桌上建立情感链接,而不是在夫妻间。
就说最近年末,我家老邢的各种饭局酒局就会增多,今天是球队聚餐,明天是单位聚餐,后天又是几个好友聚会,基本上都是男人间的聚餐。每天下了班就直奔酒桌,回家时间未知,大概9点多电话问他,几点钟回来啊?他说:“马上”,再过半小时打电话,回曰:“快了快了”
最后往往是,弄到半夜才醉醺醺的回来,我气呼呼地问他说:“为什么不能少喝点,为什么不能早点回?”
他红着脸摇头晃脑地说:“我算好的呢,他们都还换个地方继续喝了”,我惊讶说:“那他们这样,不是半夜1、2点才回家,家人都不抱怨的吗?” 没想到他说:“人家老早都习惯了,要不就是分床睡的,谁管谁啊?”,甚至还有点言外之意,哪个男人不有点应酬啊,人家叫几次不参加,就被边缘了。 还有一点声音是“别人家老婆都不催,就你矫情,催个没完。”( 当然这话他没敢说出口)
我听完后,当然生气,但却难以说服他,他有“文化”来做挡箭牌。这么多年过去了,男人们依然是享受,在酒桌上吹吹牛,醉醺醺的放空下,找到情感寄托。这也许就是所谓文化的认同感,因为“大家都这样”。当然也很容易有偏差,许多人就是在醉醺醺的情况下,不知怎样就踏入了别的“温柔乡”了吧。
他们不想也不敢去解决男女之间思维,兴趣的差异。要去理解女人那些弯弯绕绕的情感太难了,不如直接回避这些,把另一半当做家庭事业的“队友”来的效率高,大家共同携手像伙伴一样,去解决孩子教育问题,家庭财务增长问题。其他什么情感需求,那都是“矫情”。
与此相反,我们现在许多人都知道,在西方家庭中,夫妇关系却是主轴。即使家里有好几个孩子要照顾,许多家庭也会空出夫妻约会的时间,遇到了问题也会去找婚姻顾问,他们把夫妻关系看得很重,很认真。儿女长大了,就会去寻找自己的圈子,建立自己的家庭,他们是走向分离,独立的。
中国的父母不是,他们大部分都是围绕儿女转。男人往外寻求情感寄托,女人只能把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依然是纵向的,而不是在夫妻彼此之间。
这种文化让我们这代矛盾,好几次和朋友聊天,他们的生活条件都不错,就是有一点,婆媳关系紧张,但这种紧张并不是那种剑拔弩张的斗争,而是一种分离不了的紧张感。
而我们讨论后发现,基本上都是由于婆婆和公公在年轻时,男人忙于工作,女人在家忙碌,夫妻间的情感是淡漠的,婆婆已经习惯从儿子身上找情感寄托。比如说,有个好友有次和老公撒娇,让老公背着上楼梯,被婆婆看见了,婆婆对这她黑脸好几天。类似这种小矛盾,似乎连吵上一架的空间都没有。70,80后这代夫妻间的甜蜜,腻歪似乎只能“在网络上,在虚幻的世界中可以表达,在长辈面前是要躲起来的。
说起来,只是夫妻关系的一点小事,我因为看了本书就上升到了文化层面,估计又要被说矫情了。
但没有办法,我渴望平等,自由的夫妻关系,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即便是和原有的文化有所冲突,我也只能忍受了。 当然,我需要想点办法,把老邢同学也拉入战壕,我不愿意成为配轴,我要做主轴。
所以,当老邢再次和我说:“人家都这样”的时,我就会说:“我不管别人家家怎么样,但我家,我绝对不喜欢这样,我希望你11点前回家,我不想和你变成淡漠的夫妻,我喜欢甜蜜蜜,我也喜欢你早点睡觉,好好照顾好自己。因为我们的生活,只有自己说了算。”,最后,我家老邢才不到40,就开始有点走向油腻了,我必须逼他少喝酒,多锻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