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摘抄是我把书里面加粗的内容复制出来的,没看过这本书的人会觉得一头雾水,因为少了很多上下文。建议看看原作。
第一部分:问题是什么?
问题是什么?
初出茅庐的问题解决者总在还没定义好问题的时候就仓促地给出解决方案。迫于外界环境的压力,经验丰富的问题解决者有时也耐不住性子。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他们能找到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不一定对症。大家都想让自己的解决方案为大多数人所认可,每个人都指责别人固执己见,却从不承认对方提出的也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也不是所有人都栽在忽视问题定义上,有些人恰恰输在试着定义问题的时候。他们在已有的定义上没完没了地绕圈子,生怕定义不准确,结果一直不敢推进到寻找解决方案的阶段。
“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对日常生活中自然产生的问题,不可能给出独一无二、完全明确的定义;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就问题本身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几乎可以肯定,最后找到的解决方案无法切中要害。这种时候,一般都是在为说话嗓门最大、口才最好或者资产最雄厚的人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者的工作是为别人解决问题。对于想成为问题解决者的人来说,入门的关键在于把单一思维模式切换成多重思维模式,即从“能解决一个问题的人”到“能解决很多问题的人”,或者说“问题解决者”。
为了实现这一切换,问题解决者应该试着趁早回答这个问题:
谁碰到了问题?
然后针对答案给出的每一个群体,分别问问:
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第1章 一个问题
第2章 彼得发起了一个请愿
第3章 你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
第二部分:这次的问题是什么?
第4章 比利战胜投标人
“有关定义问题的很重要的两点:
- 不要把别人的解决方法作为定义问题的方法。
- 如果你解决问题太过神速,别人根本不会相信你真的解决了问题。
”
第5章 比利忍住没说
“别把问题的解决方案误当作问题的定义,当这个解决方案是由你提出的时候尤其如此。”
第6章 比利反思投标案
“即使问题已经解决,你也无法确定你的问题定义是正确的。
”
“
你永远无法确定已经找到的问题定义是正确的,但是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
第三部分 问题到底是什么?
第7章 无尽的链条
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
我们永远都没法避开问题。问题、解决方案、新问题循环出现,构成了无尽的链条。能指望的最理想状态就是新问题比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要好对付一些。
有时,我们简化问题的方法是把问题抛给别人,这种办法叫做“转移问题”。如果使用得认真谨慎,能帮得上大忙。然而在更多情况下,新问题是无意之中产生的。这很常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
某些问题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发现问题存在。
“事实上,未来的问题解决者需要掌握的一条重要规则就是:
看看你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想不出至少三个可能有出错的地方,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第8章 忽视不协调之处
“与最初错误地定义了问题的人相比,一个拿到了新的解决方案的人更容易看到哪里不协调。可是一旦最初的陌生感褪去,人所共有的适应能力就会忽略不协调之处。我们又一次看到这条规则有多么重要:
不要仓促下结论,但也不要抛弃第一印象。”
“你可以拿一本书试试,不要考虑内容,只看它的结构设计,并且不断变换角度思考问题所在,直到找到至少10个会在阅读时带来不便的地方,而这些地方你平时已经熟视无睹了。例如,唐在短短几分钟里想到了以下这些:
- 暂时放下书时很难让它保持原状。
- 因为没法只带上书的某一部分,即使知道只用得上书的一部分,也不得不带上整本书。
- 书的装订方法让读者阅读时觉得太厚重,但对于长期保存来说又太容易磨损。
- 如果不用手扶着,书就会自己合上。
- 书页很容易被撕破。
- 有些书页粘连在一起。
- 纸张太光滑,反光刺眼。
- 每一行文字太长,换行时有时会回到同一行或跳行。
- 页边距太窄,不够写批注。
- 缺少一个把手类的东西,不方便携带。
”
“每转换一次视角,都会发现新的不协调之处。
”
第9章 找到问题所属的层面
“问题一:图中所示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东西,它是什么?
“一个圆。”
“如果想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该怎样变换问题的表述方式?
”
“当你沿着定义问题的道路疲倦前行时,过一会儿就要回头看看,确认自己没有走错路。
”
第10章 注意你所表达的含义
“一旦你将一个问题描述拟成了文字,做些文字游戏,以确保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可以统一。”
第四部分 问题该由谁解决?
第11章 烟雾缭绕
“当别人可以妥善解决自己的问题时,不要越俎代庖。
”
“如果这是别人的问题,就把它当成是别人的问题。
”
“
如果一个人处于解决问题的位置,却并不受问题困扰,那就采取一些行动使他能亲身体验到问题。
”
第12章 校园停车难问题
第13章 隧道尽头的灯光
第五部分 问题来自哪里?
第14章 詹妮特·贾沃斯基遇上了混蛋
第15章 麦特兹锡恩先生解决了问题
“当你发现,恶棍原来是英雄,而英雄,也就是你,原来是恶棍,一定觉得受到了一记重击。我们很抱歉,但必须至少得这么做一次。根据本书作者唐和杰瑞的经验,在53.27%的情况下,问题其实出在问题解决者自己身上,因此就这个问题写一章说教性的内容是合理的。看完了这些说教,你可以接着看看其他人有多么愚蠢,这一定是一条有助于道德升华和灵魂幸福的道路。”
第16章 找事让人做的人和领赏的人
第17章 考试和其他谜题
第六部分 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吗?
第18章 不怕累的汤姆被玩具耍了
“无论表面上表现得如何,在你提供他们所要求的东西之前,他们极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第19章 佩兴丝的计谋
“从最后的情况看,想要真正解决问题的人并不是很多。
”
第20章 一项优先任务
“我真的想找到解决方案吗?
”
“关于如何解决问题,一条古老的格言说:
人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把它做好,但永远有足够的时间重新来过。
可是,因为并不是总有机会重新做一遍,你必须做得更好。换句话说,
人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到底是不是想要它,但永远有足够的时间去为之后悔。”
“鱼总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
”
“在人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总会被忽略,不纳入考虑范围。只有当解决方案出现、那些习惯了的因素被移除的时候,人们才会感到震惊。在这种现象的代表性实例里,最能触动人的一个出现在萨蒂亚吉特•雷伊1执导的电影三部曲之一《阿菩的世界》(The World of Apu)中,当阿菩的妻子去世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