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解决问题太过神速,别人根本不会相信你真的解决了问题。——唐纳德·高斯 & 杰拉尔德·温伯格
最早了解到这本书和对问题的另一种解读思路是在《请停止无效努力》,只不过本书主要是国外过去的例子,1982年首次出版;而孙园媛更多的是中国当下的“术”, 2017年1月出版。前者提供的某些思路依然非常值得借鉴,后者的关注点则在于符合当今社会职场人的自我反思和实践,可操作性强。
既然全书围绕的一个关键词是问题,不妨就试下以解决问题的经典三步骤“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解读。
1. 是什么(世界观)
开篇就删掉了序言和第一章,竟然让我有点猝不及防(因为前不久读的并且广为人知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序言好坏是评判一本书是否值得阅读的标准之一,这个耳目一新的序言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没想到对于“问题”的剖析更加深刻);本应是第二章的第一章,首句“在哥谭市…”立马把思绪扯到了蝙蝠侠;给出一个案例和相关信息,然后抛出一个问题,“如何应对这一情况呢”?这个排兵布阵其实算是先开个玩笑,然后迅速通过案例分析引导读者进入作者的故事里,不自觉地当起“问题解决者”。
不过全书多处“案例分析引导法”的参与感倒也是相当吸引人,比如说应对电梯不够用的案例,先是问读者能想到什么解决办法,再列出这些可能的办法清单,然后指出不足,最后得出一个问题:问题是什么?定义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回顾第一、二和三章的标题分别是“问题是什么?”、“这次的问题是什么?”和“问题到底是什么?”,可以分别理解为“问题”二字的定义、实际问题的表层和深层定义。
(1)“问题”二字的定义
首先看下“问题”二字的定义。因为这两个字在生活中太过于普遍以致没有太多人会去思考,熟视无睹也是造成问题的原因之一,第二大点会详述。“绝大多数人觉得自己绝大多数时候都在面对问题。因为人们对‘问题’的定义很宽泛,即问题是人们理想状况和实际状况之间的差异。”
百度百科是“指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事态的严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者”,也许不太好明白,换作英文单词“question”(获取信息)和“problem”(获取解决方案)应该会好些。此书和本文主要以后者为主。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问题”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想要通过问问题获取信息,也可以理解为想要提出碰到的难题获取解决方案,关乎人的理解力,但大多数人都能够通过上下语境评判出对方要表达的是question还是problem。
(2)表层定义
这种说不出来原因但凭直觉或经验很快能判定的情况,兴许是因为背后的某某心理学或者神经学理论所导致,而我目前还没了解过的知识。这同时也是实际问题的表层,我可以描述这个我不知道的问题,但是无法触及深层定义,或者说无法理解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如果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我很有可能就会在没定义好问题前学习心理学或者神经学理论,但是得不偿失,因为我连定义都不清楚,甚至我以为原因出自心理学或者神经学理论的想法都不知道是否正确。“别把问题的解决方案误当作问题的定义,当这个解决方案是由你提出的时候尤其如此。”
(3)深层定义
所以当碰到问题时得耐住性子,别急着提出解决方案,而是应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定义好问题再决定是否要解决。“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谁碰到了问题?问题是什么?或者说,此时此刻,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即使表面上看问题分两类,一种是对事,比如比利竞标,一种是对人,繁忙的大厦电梯太慢,但其实两种情况最终都还是以人为中心。
因为定义问题往往比寻找解决方案更艰巨,也更重要。一来是有些问题无法解决或者不用解决,二来是有些问题即使解决了,也难保问题的定义是对的。“即使永远无法确定定义是否正确,也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
2. 为什么(认识论)
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角色、惯性和循环。
(1)角色
当遇到一个问题时,人会产生一些解决的想法,也许头脑风暴后会得出一串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想法和方案大部分都无法完好定义或者解决问题。“我们第一次列出的解决方案多种多样,但角度是相同的——都认为是电梯使用者碰到了问题。”
因为不成熟的问题解决者往往是单一视角看待问题,就像井底之蛙,和温水煮蛙没啥区别。“初出茅庐的问题解决者总在还没定义好问题的时候就仓促地给出解决方案。迫于外界环境的压力,经验丰富的问题解决者有时也耐不住性子。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他们能找到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不一定对症。大家都想让自己的解决方案为大多数人所认可,每个人都指责别人固执己见,却从不承认对方提出的也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每个人都是初级问题解决者。是的,每一个人,哪怕是百科式张衡或“雨人”kim peek,无论他们在擅长的领域多么精通,哪怕通用能力或知识迁移多么完美,也必定会在其他领域步履维艰。
(2)惯性
不知道你有没发现,在碰到一个新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有新的想法,对于错漏之处也能很敏锐地准确指出不协调之处,但是当战线拉长,问题迟迟未能得到解决时,头脑对这个问题开始变得愚钝。“人类的适应能力非常之强,几乎可以容忍任何形式的不协调,除非他们意识到容忍问题不是唯一的办法,这时候麻烦就来了”
这种惯性也可以叫做无意识地忽视问题,各有利弊。
一方面,优点是这种方法能让我们降低敏感度,不至于浑身长刺,哪哪儿都不舒服。比如说玩手机这件事,如果主动思考,手机怎么这么卡,网速怎么这么慢,今天的公众号内容怎么这么差,才刚刷一下抖音怎么又过去一个小时了哎呀好焦虑好有负罪感啊……等等的问题都会出现,反之,如果安静地浪费时间玩手机,你就不会关注这么多烦人的细节,当然与心态是否乐观也有一定关系。“当敏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再也感受不到事物现在的状态和理想中的状态有什么区别了。”
另一方面,缺点是长此以往,自己会身在庐山而不识庐山真面目,问题没解决却攒了一堆沉没成本。以玩手机为例,时间精力浪费了,养成坏习惯不说,手机的屏幕和辐射分别对视力和神经造成的负作用则是更大的危害。但如果作为一种解压放松的方式并且有节制地规定时间,则另当别论了。
(3)循环
从意识到问题存在到提出解决方案,从问题发现人到问题解决者,都是一个履带式循环,周而复始。一方面,问题发现人不一定真正知道真相或者想解决问题。“无论表面上表现得如何,在你提供他们所要求的东西之前,他们极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听起来好像很荒谬,但事实如此,很大程度上涉及到问题发现人的认知或者利益问题。
另一方面,即使问题解决者冥思苦想,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还是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履带式循环。因为“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
3. 怎么办(方法论)
一方面可以调整状态。“问题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面对没办法解决或者不用解决的问题,简易可行的应对方法便是通过调整理想状态或者改变现实状态,让忽视问题的惯性升维。就不解决!咋得了!
另一方面可以变换角度。想要从初级问题解决者升级为中级或者高级,换位思考不可或缺,因为单一视角毕竟过于狭隘,对问题的认知过于浅显或者分散,除非可以单一极致到专业。“每转换一次视角,都会发现新的不协调之处。在把一项‘解决方案’付诸实践之前从各个视角对其审视一遍,不是比等到出现灾难性后果才意识到问题存在好得多吗?”
“当你沿着定义问题的道路疲倦前行时,过一会儿就要回头看看,确认自己没有走错路。”调整状态,知易行难;变换角度,道阻且长。加油,你是最月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