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是弗洛伊德于1894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用以分析“说者的内心世界”。所谓投射,是指个体根据其需要、情绪上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换一种说法就是个体将自己身上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换通俗点的话就是讲自己的特点归因到他人身上的倾向,也就是我们说的“以己度人”。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总是认为别人也一样善良,喜欢算计的人总觉得别人总在算计自己。
事实上,以投射的方式看待世界,就是我们大脑的运作模式,我们用投射加工这个世界,让它看起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样子。打个比喻,比如小时候我们第一次见电冰箱时,我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东西,这时你就会通过很熟悉的事物对比,已猜测它的大概用途,它是一个金属的箱子,那它大概可以用来装东西。它通着电,打开门把手伸进去像伸进雪堆一样凉爽等等。我们靠这些信息的合成来认识新事物。认识人也是这样,我们不会把他当做一个全新的人去看待,我们会把自已对以前认识的一些人的情感、愿望、印象和冲突或多或少的投射到这个人的身上,我们的心里储藏了了一些重要的人的模板,我们每天都早用这些模板观察、探测、接触其他人。比如和父母的相处模式你会带到和老师、领导、其他长辈的相处当中等等。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每天一觉醒来,这个世界仍然是连续的、熟悉的,而不会把自己吓一跳。
这种知觉方式会使人对其他人的知觉失真,可以说,这是一种认知限制,或者说认知偏差。容易让人发生感情投射,认为别人的好恶跟自己相同,还容易使人的认知缺乏客观性,对喜欢的人越来越喜欢,对不喜欢的人越来越讨厌。并且你在人生的某个时刻,突然感悟,自己的所有过往似乎都在一个循环当中兜兜转转。
有人说,生活就是关系当中的互动,人生就是关系,你和他人的关系,你和自己的关系。在这关系和互动当中,可以说投射的作用巨大。
这里有一首诗歌——
有人喜欢你,那是他在你身上,照见了他喜欢的特质,属于他的喜欢,其实跟你无关; 有人讨厌你,那是他在你身上,投射出他排斥的自己,属于他的讨厌,其实跟你无关; 请坦然面对做好自己。
有人欣赏你,那是他透过你,碰撞了内在的自己,属于他的欣赏,其实跟你无关,请欣然面对,并平静自己;
有人嫉妒你,那是对方不接纳自己,属于他的嫉妒,其实跟你无关,请允许他的嫉妒,继续做好自己;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遇或离开,爱或者怨恨,都只是,遇见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