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心流》
进度 :116—154页
用时 :30分钟
知识点 :第三章 心流的构成要素
迈达斯国王点石成金,最后活活饿死的寓言,充分证明一味追求财富、地位、权力,未必能使人更快乐。唯有从每天的生活体验中创造乐趣,才能真正提升生活品质。
幸福的假象
改善生活品质的主要策略:使外在条件符合我们的目标;改变我们体验外在条件的方式,使它与我们的目标契合。
真正的幸福,其实跟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或者我们拥有的一切,跟生活品质并没有直接关系,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对自我和所遭遇的事情做何种阐释。改善生活,维有改善体验的品质。
有钱就一定快乐吗?还真不一定,与其为如何赚100万或结交有权有势的朋友而烦恼,不如把心思放在日常生活更和谐充实上,这才是一条比追求象征物更直接的道路。
享乐是高水准生活的重要一环,但享乐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换言之,享乐虽有助于维持一时的秩序,却无法在意识中创造新秩序。
乐趣——是指一个人不仅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更超越既有制约,完成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乐趣具有向前发展的特性,并蕴涵着新鲜感和成就感。
享乐的体验能带来乐趣,但两种感受截然不同,享乐无需耗费精神能量,但乐趣必须运用高度的注意力。享乐片刻的转瞬即逝,不能带动自我成长。
没有享受,人生还堪忍受,有时甚至也还算得上愉快。但是这种愉快不会持久,要靠运气和外在环境帮助。如果要控制体验品质,就必须学习从每天的生活中创造乐趣。
构成心流体验的要素
研究中惊奇发现,无论多么不同的活动,在进行极其顺利时,作为当事人的感觉都极为类似;部分文化、现代化程度、社会阶级、年龄与性别,受访者所描绘的乐趣大致相同。
乐趣的出现主要有八项元素:
1. 这种体验出现在我们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时;
2. 我们必须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
3. 明确的目标;
4. 即时的反馈;
5. 我们能深入而毫不牵强的投入到行动之中,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
6. 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
7. 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
8. 时间感会改变。
具挑战性的活动。强调“活动”不一定指体能方面,而所谓“技巧”也不一定与体能无关。与他人相处被普遍认为是有趣的活动。
任何活动都包含许多采取行动的机会,或需要适当技巧才能完成的挑战。
敌人也是好帮手。寻求挑战的简单方法是投入一个竞争性的环境,竞争性的挑战充满刺激和乐趣。
知行合一。最优体验最普遍,最清晰的特质就会在此时出现:当事人全神贯注,一切动作都不加思索,几乎完全自动自发,他们的觉知甚至泯灭,人与行动完全合一。
回馈因人而异。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回馈方式。回馈只要跟我们投入精神能量追求的目标有合理的关联,就能产生乐趣。
全神贯注。在心流中,把生活中所有不快乐的事忘掉,全心全意的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心流的专注,加之清楚的目标和即时的回馈,确立意识的秩序,从而产生无穷的乐趣。
能给人带来乐趣的并不是控制本身,而是在艰难状况下行使控制权的感觉。
精神熵暂时消灭的感觉,是产生心流的活动令人上瘾,当一个人沉浸于某种有乐趣的活动,不能再顾及其他事时,他就丧失了最终的控制权,亦即决定意识内涵的自由。
意识中没有自我存在,并不表示心流状态下的人不再控制自己的精神能量。实际相反,一般初尝心流体验的人,往往以为自我意识的消失与消极的泯灭自我有关,变得“随波逐流”。
在心流中,一个人面临做出最佳表现,须不断改善技巧的挑战。一切活动都告一段落时,自我意识逐渐复苏,而这时的自我已经和精力心流前的自我不一样了,新技巧和新成就使它变得更丰富。
目标不假外求
最优体验的一大特色在于它本身就是目标。“自我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自我目标的体验跟生活中典型的感受迥然不同。
自成目标的体验,也就是心流,他能把生命历程提升到不同的层次,疏离变成了介入;乐趣取代了无聊;无力感也变成控制感;精神能量会投注于加强自我,不再浪费与外在目标。
心流体验跟世间所有的事一样,不可能绝对的好。它的好在于它具有使人生更丰富、更紧凑、更有意义的潜力,在于他能加强自我的力量与复杂性。
一定要时时刻刻重新评估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要让习惯和过时的智慧蒙蔽,阻碍进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