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正是走访好时机,适逢同事支教,于是便前往看看。
从太华路向北,一直到草滩,40分钟的路程,七拐八拐,上尚稷路向西,到草滩八路便过渭河,是秦汉大道。
渭北新修的秦汉大道路真宽,车又少,行车极为方便,刚上半原便到窑店。
想必这村是古时从渭河摆渡而过的客人,在此歇脚,住在窑洞的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所位于秦汉大道旁的学校,位置是极好的。背靠山原,面临渭水,阳光灿烂,照度十足。在渭北原上大拆大建中乃生存,实属不易。
这所小楼,显然旧了,仍承载着上世紀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对教育的敬重和用心用力。
建楼的碑子仍镶嵌在楼下 题字仍有雄风。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 1992年9月,至今25年,校舍沒有变化,它的坚强与毅力是顽强与倔强的,多少学子以此起步,走出村,走下原,越渭河,向西安,往北京!
我简直不知它是碑藏在楼中还是楼藏在碑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集资办学、育才兴国,这是北原上人发自肺腑的呼声,在这呼声中应运而生的这栋小楼,仍是欢声笑语。六个年级六个班,二百多学生十多位教师。
我们个徘徊在校园中,严冬中的菜园青青。西边的假山池沼下,游鱼在冰下嘻嘻,悠游自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古色质朴的文化墙,连接古今的气息,今古在此交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刻意布置的传统文化喷绘在东西围墙上略显做作!
"今年的一年级招了十名学生",一名老师介绍,“学生都到城里上学了。”,“西边新建了小区,小区有新学校,孩子都到那里上学了!”。
对美好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我们步履到会议室,明显是杂而乱,生活气息十足,"学校办公室少,大家都在这办公,从西安来的老师的办公室是硬挤出来的!”
本来南边要盖楼,因拆迁不盖了。我不明白这未建的楼是因为周边拆迁未建,还是学校即将被拆未建,只希望孩子们,教师们有个好的学习工作场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楼依然向阳,楼后是运动场,有一块运动场是真草地,虽不平,但却充满真趣!
运动场北墙紧挨土原,半土原上据说有个猪厂,不稀罕!不稀奇,村办小学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个孩子要搬手,隐约是要上螺丝,老师找到之后交给学生,问回上吗,学生在离开的同时说会。不简单。值得称赞。
此处不可小看,简单逗留,立即返回,用时四十分钟。
------2017年12月27日晚,隐之,
于骊阳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