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1.孩子玩的好好的,突然发起脾气来,原因只为所搭建的积木不小心倒了。
2.清晨起床时,哭闹着不要妈妈上班。
3.做作业时,不小心一个字没写好,便心情不好,要将整页纸撕掉,重新开始写。
我想只要家中有小孩的妈妈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因为一点小事便会带来一场战争。
我家也是,有时都不知道孩子心情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或者在大人看来,这点事不算什么嘛,至于闹成这样吗?
小孩的心思,我们不一定都能弄明白,可是如何面对小孩的负面情绪,确是可以学习应对的,通过学习,我才知道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也有方法论的。
一、孩子情绪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当孩子还不会说话,不会表达的时候,往往通过哭闹,甚至拳打脚踢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其哭闹的原因可能是饿了?困了?被打扰了?拿走了他的东西等等。
当孩子大一些了,伴随着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会有“儿童完美期”,幼儿会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地方而不开心。比如衣服的颜色不是他喜欢的;新买的书上有一点污渍;模仿画的画与图片上的不一样等原因闹情绪。
图片中黄色区域的杏仁核是掌管情绪的,幼儿生下来便带有情绪。
二、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1.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与孩子共情。
孩子情绪不好时,避免与他讲道理,因为那样行不通,每次小女生气,我跟她说教时,她总是捂着耳朵不要听,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是第一步,比如当小女看了两集动画片,还舍不得关电视,我便试着对她说:我知道你还舍不得停下来,你很喜欢这个动画片,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们需要停下来休息下眼睛,不然视力就会下降了。
再比如她的新鞋在外面不小心被蹭到脏了,开始心情不好,我说:我知道你很心疼你的新鞋,希望它干干净净的,现在弄脏了,有些难受,妈妈回去一定帮你洗干净,像新鞋一样。
因为心情被理解和接受了,所以她很快就接受了我的建议,不再闹情绪了。
2.充分沟通,化解误解。
在接纳孩子情绪后,互相沟通也很重要。比如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或者写出甚至画出自己的感受,表达出需要大人帮忙做什么?
知乎上有一位妈妈的案例:
一天早上,那位妈妈对着镜子在梳头。准备梳玩就出门。孩子爸在洗脸。孩子小果突然要求妈妈陪他玩玩具。爸爸说“妈妈上班来不及了,等妈妈下班再陪你玩吧。”
小果满脸悲伤,过了会便嚎啕大哭起来“我要妈妈陪我!我就想要妈妈陪我!”
爸爸见他任性样子,不由地板起了脸:“芒果,你不可以任性。妈妈来不及上班你还这样。不听话爸爸就不客气了……”
随后那位妈妈跑到小果面前蹲下来一把抱住了他。一边轻轻抚拍着他“你想要妈妈陪你玩玩具对不对?妈妈总是拒绝你你很难过吧?”
他哽咽着点点头。
那位妈妈继续说:“那妈妈定个闹钟,陪你玩几分钟。等闹钟响了,我就去上班。可以吗?”
他这才抹干眼泪说:“好的。”
因为时间有限,设置的四分钟闹钟到了,那位妈妈收起手机,跟他商量:“小果,妈妈真的得去上班了。你自己玩可以吗?”
他爽快地点点头:“可以的,妈妈。”
"那小果再见!”
“再见妈妈!”
一场风波,因妈妈的理解与沟通便很好的化解了。
在《妈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中也有一个案例,一个小女孩看到商店宣传单去商店买宣传单上的玩具,可到了商店,那个玩具已经卖完了,她很沮丧,回来后大哭一场,晚饭也没怎么吃,后来妈妈说,我知道你没有买到你的玩具很难过,要不你将你的感受画下来,于是她画了一个大大的人,有两滴大大的眼泪,一直滴到纸的底部。然后妈妈又让他写一封信给商店,以此表达他的愤怒,于是他写了,写完之后,他的心情好多了。
我家小女有个习惯,如果早上醒来看不到我,便开始哭,如果我上班前与她打声招呼便没事了,有一次,到了该出发去上班的时间,可是小女还没醒,于是我便给她留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宝贝,妈妈去上班了”。下班回来,我问她,今天醒来没看到妈妈哭了吗?她说没有,因为我看到你给我写的话了,然后还指读给我听了,我说你认识上面的字吗?她说是猜的。其实她只认得一两个字,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猜出了那句话。不过通过这种沟通方式效果是达到了。
三、错误管教的后果。
如果没有正确对待孩子的情绪,没有充分理解孩子的需求,没有很好的沟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在《妈妈如何说,孩子才会说》中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它引起很多家长的共鸣,包括我自己。
事情是这样的:妈妈给她女儿,买了一个蓝色的笔记本,可是她不想要蓝色的,而是红色的,妈妈说我已经跑了好几家商店才买到的,我不会为了一个笔记本浪费那么多时间,女儿说:我就是讨厌蓝色的,后来女儿开始闹,妈妈没办法只好妥协,说:好好好,我下次再去买一个蓝色的。接着,女儿说这周想请好朋友来家里玩,妈妈说不行,因为周末家里有客人来,有太多小孩,家里乱糟糟的。女儿说,不行,我已经答应别人了,妈妈让她打电话给好朋友回绝,女儿说讨厌,然后妈妈开始说教,并带出一些负面的情绪,于是女儿的情绪也开始飙升,开始摔笔、书,妈妈也控制不住情绪,动手打了一巴掌,女儿更伤心了,甚至怀疑妈妈不爱她了,尽管妈妈百般说明,妈妈是爱她的,可是效果甚微。
这样的案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其产生原因是在孩子表达情绪时,事前没有接纳孩子的情绪或者没有好好沟通而导致问题的升级,最终做出令人后悔的举动,这样的结果不但没有达到教育的初心,反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甚至让孩子学到了以武力来解决问题的方式。
总结:
1.当预感孩子情绪不佳前,先帮助分散其注意力,或者做一些有趣的事引起她的兴趣。
2.如果情绪来了,可以让她说说心情不好的原因,或者需要妈妈帮她做什么?保持态度平和,也可以加入一些亲密行为,比如抱着她,拍拍她的肩膀,或者专注的看着她等等,表现出很理解她此时的心情并愿意帮助她的愿望。
3.当孩子表达出了她的想法,我们需积极回应,并共同想办法解决此刻困扰她的问题。
材料来源:
知乎,百度
《妈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正面管教》
张怡筠博士《高情商妈妈,没有打不好的“育儿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