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到这样一个案例:妈妈焦虑,爸爸缺失,孩子无力,并出现明显的症状。其原因是妈妈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妈妈的监视之下,整天都在告诉孩子应该怎样、不能怎样,孩子低年级阶段还好,很听话,现在孩子用各种症状来跟妈妈互动,妈妈陷入极度焦虑中。
这让我想到了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鱼缸法则。鱼儿们小时,在小小的鱼缸里适应,悠闲地游来游去,两年里没有什么变化。一次鱼缸破了,鱼儿被放进了喷泉水池,两个月后,新的鱼缸被抬了回来,鱼被捞起来时,令人们惊讶的是,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那些鱼竟然都由三寸长疯长到了一尺。人们把这种由于给鱼更大的空间而带来更快成长的现象称为“鱼缸法则”。
案例中的妈妈就是如此,牢牢把孩子攥在手中,监视他的一言一行,其实孩子在这个阶段更喜欢自己探索和尝试,而不是一切遵照父母的意识去行事。孩子成长同样需要自由的空间,妈妈不应该把他困在一个狭小透明的“鱼缸”里,不懂得及时换水,不懂得随着孩子的成长改进教育方式,孩子被困,问题也会自然而然出现,当然妈妈及时的求助对孩子是有帮助的。
妈妈的悟性很高,求助愿望很强烈,为此,给了妈妈三点建议:一、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虽小,父母也应该给孩子一些独立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在这些时间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管是玩耍、睡觉、看书还是发呆等。孩子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时间,才能够满足他自我发展的需要,才会对父母的教育表示满意。而且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情况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时间,有利于孩子学会自主地安排事情,提高独立决断力。二、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和选择。父母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不是对孩子放手不管,而是根据孩子的意愿,顺应孩子的天性,对孩子加以合理引导,让孩子自主地发展,更愉快、健康地成长。三、允许孩子犯错误;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成人都免不了犯错误,更何况孩子,其实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错误都是来帮助孩子更好成长的。四、鼓励孩子去探索新事物;智慧的父母在孩子探索、尝试新事物的时候,会用赏识的眼睛鼓励孩子,让孩子获得这种探索的机会,再教给孩子必要的防护方法和知识。
最后想告诉妈妈的是:虽然我们的本意都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但这本质上却夺走了孩子自由成长的权利,“造就”了孩子的无能。孩子的能力,是在动手的过程中形成的;孩子的自主意识是在父母放手的情况下逐渐养成的;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和肯定,也是在身心投入的过程及其劳动果实中确认的,所有的这些,都需要父母充分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