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评价原则——导向性原则

教学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整体质量。

评价制度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体现方向性和指导性。这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现自身发展潜能,建立自信,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实践能力;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最终实现师生可持续发展。

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原则,是指评价必须坚持引导教育工作更好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按教育规律教学,转变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沿着联系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教学评价是为了帮助被评者了解现状、改进教学、提高质量。高效课堂评价除了具备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考察、鉴定、评比、甄别等基本功能之外,评价目的更倾向于诊断、研讨、培训、持续改进和提高等方面。

进而,发扬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优点、找出需要改进的问题,帮助制定可行性计划方案,明确今后阶段的奋斗方向和目标,必时要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