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出状况的时候,甚至自己过多长时间回想起来,都囧得不行。但是,同一件事,当事人自己讲述和事外人讲述,性质完全不同,那怕是当着当事人的面对别人讲述。
当事人自己讲述是一种自嘲,讲述的过程其实也体现出一种豁达与释然。
事情发生,其实每个人都会明白自己的窘,但是,有时候这份窘在还没有释然时,会梗在心里,寻机释然,自嘲的机会并不是时时都有的,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人前,当脱口而出想要自嘲自己一下时,释然的时刻也就降临了;另一方面,糗事毕竟是糗事,尽管每个人都可能发生。但发生的心理原因各不相同,当事人自己当然是最最明白的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习惯评价式地谈论别人的社会里,无论什么事,都以一种法官式的态度来对待。而其实,凡人谁又不会出错呢?另外,“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Z女士是一位热心肠,对别人只要有可能都愿意热心地帮忙,在帮忙的同时,满足了她与人深入接触的机会,于是便满足了她善八卦的心理。任何人,无论对方是否认识她,她都知道别人的故事,并喜逢人便讲、更喜评价时讲述。感觉别人的生活方式对否的甄别已成为她活着的意义与使命了。她不仅喜好给自己的生活竖一道高墙,还想要给身边凡认识的人的生活竖一道高墙。并认为只有自己的三观是正的,别人的三观只要与她不同,都属有误。活生生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定为标准范本,无论吃、住、行、玩方方面面。
身边朋友与同事渐渐与她疏离,她也没有明白是为什么。还常常会抱怨,我曾经怎么怎么帮助TA……
最近流感盛行,周围许多许多孩子与成年人感冒了,并且很严重。现代人为什么容易感冒流行,尤其是冬季?我认为与现在人的生活条件有关,电梯、空调,已将我们尽可能地关闭在一个个密闭的空间里,而干燥而暖和的室内空气中,病菌美滋滋地生长起来,并恣意地舞蹈。
今天上班时,我便戴了一个口罩上班。黑色的大口罩将我的脸掩得严严实实的。正逢全院开大会,没有窗户的学术报告厅里的空调一向开得很大,让我每次去开会都要生一场病。于是,我便戴着口罩去参加开会了。可以想到啦,不免有许多的人问或侧目而视(要换着我小时候,我妈一定会说我出风头,好在她现在已知道管不了我啦)。
其实,人们不喜好做独立的人,究其内心深处,我以为是不敢:不敢与众不同、不敢独立于众俗之外、不敢“独秀于林”,从众是一种最安全的行事方式。
而为了证明自己是正常的,批判地评价别的人便成了这类人的证明方式。当然,现在流行说法叫三观。
而总感觉别人三观不正毁已三观的人,他们口中的三观正,不过是“三观正好与我的一样”的缩写而已。哪有什么三观尽毁,承认自己并不能完全弄清楚人生以及世界的真相,永远通过扩大认知范围来迭代自己的三观,才是真正的三观。
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儿来的世界观?
你连人生都没有过完,哪儿来的人生观?
你连价值观都不知道是啥,哪儿来的价值观?
人生观是拿来看待的,不是拿来评判的。
价值观是拿来畅谈闲聊的,不是拿来批判的
世界观是拿来享受的,不是拿来看待的。
所以,你的三观,只是你的三观,而我的糗事只是我的糗事。划清“三八”线是最起码的尊重与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