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司里经常都是一个人吃午饭,很少会和同事们一起。
久而久之,大家便对我形成了一种印象,就是:“她很内向。”
曾经我也一度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有性格缺陷,是不是真的很内向,很不合群。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跟同事之间会不会慢慢就疏离了。
可直到我看了《内向一点儿,不好吗?》这本书后,我打消了对自己的各种疑虑。事实证明,内向从来都不是性格的缺陷,它只是性格中的一种。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也曾说:“内向型是一种心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个体认为自己真实的内在最为重要。”
《内向一点儿,不好吗?》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帕特里克·金,他是国际畅销书作家,更重要的是,他曾经也是一个性格十分内向、不合群的人,在社交社会中经历了焦虑、暴食、懈怠等过程。不过在多年后,他最终发现,其实自己的内向、不合群也是一种优势,于是将自己过去的生存策略总结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内向一点儿,不好吗?》。
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闪电战对话”、“规划精力支出行程表”、“将约会分类”等,让每个人都能真实的做自己,不用刻意去扮演成一个外向的人。这些方法无论是在日常的工作交流,还是家庭聚会、生日派对等场合都能够用得上。
不管你是不是一个内向的人,或者你身边就有内向的人,都不要觉得内向就是一种性格缺陷,就一定是不好的,是不懂社交,让人难以接近的。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内向者只是用于活动的社交精力比较有限而已。内向者往往更关注内心,常常远离外部世界,集中精力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
就好像我虽然每天中午都是一个人吃午饭,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有任何的不愉快。相反,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刻,因为它是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
我不用因为尴尬而刻意去找话题跟同事聊天,我也不用和他们聊公司的八卦,或者去吐嘈老板。我可以边吃饭边看剧,或者听音乐,也可以就安安静静地吃顿饭,让自己的大脑放松,给它一段独处的时光。
独处不是孤独,而是一种能力,一种与自我相处的能力。内向的人似乎都拥有这种特质,他们会很舒服自在地独自打发时间,很容易自娱自乐,不会因为没人陪伴就感到内心恐慌,也不是一定要通过外部环境才能得到刺激。
我们每个人从一开始,就自带一块社交电池。只不过有的人经常处于满电状态,而有的人处于耗电状态。
作者帕特里克·金在书中就提到一个观点:“在社交高峰期,内向者跟外向者别无二致,而他们在社交活动后,疲惫时所采取的行动,才是他们的区别。如果你看到有人表面很害羞或难以接近,那可能仅仅是他的社交电池耗尽了而已。”
没有人可以随时保持满电状态,每当我们进行过一次对话,回答过一次问题时,我们都会消耗一些电量,如果不能及时充电,人就会显得异常疲惫。
我们既然生活在地球村,那有很多活动,很多场合都是我们不得不参与,不得不去的。作为一个内向的人来说,大概没有比参加活动和聚会这样痛苦的事了吧。但如果真的不喜欢,其实不用强迫自己,可以选择优雅地退出那些社交,或者转变一种相处的方式。
那么,如何才能转变相处的方式,优雅地退出社交,及时给自己充电呢?书里介绍了几种方法:
①找到自己的职责:说简单点就是,给自己找点事做,当你专注在自己手里的事时,就没有空下来和他人闲聊的时间了。
②找一个藏身之处:给自己找一个随时可以撤退的地方,以便在适当的时候隐藏起来为社交电池再充电。
③单独对话:远离群体交际,去寻找群体交际边缘的人,比如跟你一样“无聊”的人。
④做一些活动前的准备:你可以找一个跟你熟悉,或者健谈的人一起去。
⑤掌握礼貌的告别技巧:如果真的不喜欢投入社交,可以找一个理由离开。如:接电话,上卫生间等。
帕特里克·金在《内向一点儿,不好吗?》的引言️中说:“内向者这个标签的真正含义跟社交能力的强弱无关,甚至跟你有多享受社交场合也无关,只跟你忍受社交的程度有关,你可以说笑、争论、跟别人尽量亲密接触。只不过,你会想比别人结束的早一些而已。”
我们不用刻意去讨好谁,也不用假装合群,内向从来不该成为我们怀疑自己是理由,它也不能说明我们就一定不擅交际。
只要内心充盈,鼓足勇气,就算是内向,依然可以做一个温柔而强大的人,也能拥有“有趣的灵魂”和安静但不无聊的人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