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教科书里的苏东坡,诗人,画家文学家写得好字,爱游历,与父子,兄弟并称三苏,才子是了,有点类似周星驰拍的唐伯虎点秋香的四大才子,无忧无虑,闲庭信步.
2
戴建业先生的诗人课的讲解下来,原来苏东坡是个彻头彻尾的倒霉蛋+乐天派+万人迷。政治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流放,一身才华,不被重用。倒了八辈子霉,带着一大家子搬来搬去。出乎意料,到哪他都能和百姓打成一片,深受朋友们的喜爱,再艰苦的环境他也能找到乐子。爱朋友,爱酒爱美食,还爱跑寺院参禅,豁达,坦荡,丝毫没有抱怨。这么一个人,戴老师直言我爱他,试问谁能不爱?
3
再看苏东坡传,原来他的爷爷就是位很有趣的人。
爷爷苏序是为人平和厚道,生活节俭朴素,不端不装。个种地好手,为人乐善好施,号称“上可面天上玉皇,下可陪田间乞儿。”苏家生活富足,和睦邻里。
t有一年,苏序望把自家全部田地,都种上了粟米,周围四邻都很好奇,唯有他笑而不语。直到这年发生了灾荒,大家生活都没了着落,这时他储藏的粟米派上了大用处。而他带领家人开仓济粮,把自家的粟米分发给大家,这下他才揭秘,粟米更易储存,是抵挡灾祸的好办法,所以才全部种粟米,赢得了大家纷纷称赞。
还有一次,苏轼的父亲苏洵在同乡人眼中,是一个无所事事,一事无成的问题少年。这时,苏轼的大伯父苏涣人早已中了举人,为官一方引人羡慕。周围的邻居纷纷向苏望告状,说你管管他吧。结果苏序出乎意料的冷静,说,我家小子还小,心性不稳而已,不用担心!我儿特立独行,定非凡人,只要稍加磨练,将来必成大器!这份包容,信任,没来由的对孩子的自信,简直是所有孩子们眼中的完美父亲,孩子岂有不成才之理!
当然如我们所知,苏洵大器晚成。
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的母亲程夫人,眉山首富,大家闺秀,知书识礼。嫁过来时,苏家也没有之前富足,程夫人主动提出一家单独出来过日子,以减轻苏家负担。程夫人为了丈夫苏洵的颜面,坚决不受娘家的接济,自己操持生活,辛苦俭朴勤奋。老苏看在眼里,夫人如此深明大义,大丈夫岂能颓了,他从羞愧到感动到幡然悔悟,决心改过自新,发奋苦读,经历一次失败,终于在三十二岁,人成了,出名了。
不过可能是因为后悔,自己的成名晚,对于自己的两儿子,自幼管教相当严厉。两兄弟都不负众望,年纪轻轻,一举成名,成为当时网红。
虽然,政治生涯不顺利,但是好在他性格豁达,乐观,善良,乐善好施,总是身边少不了朋友,自然也少不了笑声。
他的一生,让人羡慕的要死的是,他的心境。不管在什么鬼地方,什么恶劣条件都不是问题,都是浮云。
过得了富贵,经得起穷困。到哪他都能快乐起来,又极富同情心,人见人爱!我是真爱他了!
这么鲜活的一个古人,硬生生的给画活了,站在你面前,这点戴老师功不可没!早知道我就考华师了。。。。还能去蹭这么有趣的课,ε=(´ο`*)))唉,错过,错过!有幸的是,人到中年,因戴老师,开始喜欢古诗和诗人了。
附上这两首: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