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很是短暂,少则几十年多则百年。人到暮年经历了大半辈子,看遍了人世百态,已然明白了世间情感,也因此更是愿意珍惜眼前和珍重身边之人,这就是一种觉悟,对于这用几乎大部分生命时间得来的觉醒感悟,是极为弥足珍贵的。而真正到了有这种觉悟的时候,才会明白曾经经历的那些都只是过眼云烟,才会了解这世间该珍惜和在乎的是什么。
我们不奢求可以在年轻时候明白年长后的思维,毕竟这种随着时间增长的感悟是很难理解成为自身气质的,而且每一个人的经历和感悟也是不尽相同,只能作为借鉴而不能嫁接到本身。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可能去提升自己的感悟,气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年轻者浮躁的本性也不是一下能转变的,不过我们却是可以通过耳濡目染,慢慢地去感受和融会,然后更早的对感情有所觉悟。
而人类感情的觉悟中最为深刻的便是对爱的觉悟,从孩童时候的不懂爱到成长后的尝试爱,从婚姻后的转变思维之爱到暮年后的觉醒之爱,我们一步一步的对于爱的认知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在不断的改变自我,然后不断的进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进化,这种超越生理变化的进化其实更为有标志性,它影响着你对着世界的感官,也影响着你的生活和环境。这就好比是蝌蚪和青蛙的区别,是完全形态的变换,是觉醒之悟。
如果要说这种觉悟的具体表现,那便是你不再会因为琐碎小事和你爱的人有所争执,你所关心的是家庭是否和睦安康,关心的是那个和你共度余生的人是否真的快乐,而这些逐渐会成为你对于日常生活的自我要求,也其实成为了一份责任。随着时间慢慢接近人生的终点,你更多的愿意将时间放在和爱的人互动,甚至连子女的牵挂都会变得不再强求,放下了心中的俗世牵绊,有的只是相濡以沫的暖心相伴。
当然上面的这种状态算是很多人所追求的境界,可真正去做到的人也并不是全部,也还有那些在失去之后获得的顿悟。比如和爱的人阴阳相隔的那刻,才在瞬间明白爱的真谛,为时已晚的后悔心态也让得突然面对尘世的透彻。这种觉悟也算是爱的觉悟,只是天人相隔一方的感受不再是暖心相伴的温馨,而是思念和回忆的交织,然后转而会更为珍惜身边之人,包括子女和亲人,这可以算是另一种爱的寄托,但也归纳于爱的觉悟当中。
如果再从觉悟本身的角度去看待爱,我们也许会发现这类感觉悟其实并不少,因为每个个体所面对的人事是绝不相同的,正是因为这种不同也造就了觉悟的不同,得到的觉悟必然有深有浅,但万法归一的人间至理也一定是回到了爱的本质之上,然后有了自己的觉悟人生。
为人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为爱是拥有了就放不了手的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