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雁
水果、糕点、摆上案之后,香灵点上那对红蜡烛。 红蜡烛外面的塑料纸上“金榜题名,”“吉祥如意”的烫金字发出熠熠的光辉。
被点着的红蜡烛摇曳着幸福的烛光。
香灵把香拿过来对准蜡烛顺时针点上,然后把香插进香桶里。
她也学着婆婆那样点上高香之后,两眼微闭,双手合十,跪在地板砖上虔诚地对着苍天嗑了三个响头。
嘴里默念着:感谢苍天!感谢菩萨!感谢财神爷!感谢灶爷灶奶奶!反正只要是家里供奉的神位她都感谢一遍。
上供品的时候也唯恐漏掉哪位神灵。 她得感谢一切让她家顺利的神灵!她觉得女儿考上了国家公务员,真的是她家祖坟冒了青烟。
上高中时,她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没想到人到中年的她也变得如此庸俗不堪。
女儿面试的时候她没陪同,不过在家等待的时候她那颗焦躁不安的心一点也不逊于她的老公。
漫长的等待之后,当老公打电话告诉她:闺女面试通过了的时候,她喜极而泣。
女儿太不容易。每每想起女儿守着电脑和老师对话的时候,就好像真的走进了考场一样,香灵不由得一阵阵心疼起女儿。
袅袅的青烟裹着只有香火才发出的那股檀香味,在香头周围缓缓地飘散开来。明亮的香火着得很旺,在香的上头不时地发出“啪啪”的微响。
婆婆说香火旺切又发出响声的香火才是吉香(吉祥),代表人才两旺。香灵不懂香,也不会看香,她只是觉得女儿考上了公务员,随了她和老公的心愿,她觉得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她要感谢苍天。
红木长条桌上摆满了寓意深刻的“事大成”糕点——“柿柿如意”。苹果、橙子、花生和红烧肉也在供品的行列。
考究又漂亮的陶瓷盘里盛着精细的带有艺术气息的供品。香灵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对苍天的诚意。
天气极好。没有一丝风。太阳高高地挂在蓝天上,千丝万缕的温暖和光亮透过门前那片青青的女贞子洒向这个农家小院,让人享受着它的温存,它的大度,它的光明磊落和无私奉献。
跪在地上的香灵睁开微闭的双眼抬头看看蓝天,心中有一种敬畏感。
她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迷信。动不动就上香,老公出差上香,孩子考学上香,甚至母亲住了院,她也上香。她祈求着她老人家能快点好起来。
老公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她一个人孤独地守在家里照顾两个幼小的孩子,因此面对长期东奔西跑的老公她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那一柱香,两柱香,三柱香里。 她觉得只有那柱烧得很旺的香火才能给她带来安全感,她上过香之后才能睡个安稳觉。
多年之后她形成了习惯。这也怪不得她。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她只有这样做。
女儿七岁的时候,老公往安徽发货,那时为了节约成本,货车一般不走高速,甚至连国道都少走,货车司机为了多拉点货有时会超高、超载,为了防止交警查车,他们会走乡间小道,走乡间小道没有安全感,一次在过桥之后往路上拐时,车轮突然打了滑,车的后半截已退到了河里,司机楼恰巧被一棵大桐树阻挡,不然的话连车带人将一起滚到河里。
为此香灵老公和司机大吵一架。要是走国道怎会有如此风险?半夜三更当香灵老公打电话告诉她这件事时,她的心脏吓得砰砰直跳,她慌忙起来跑到院子当中对着月亮磕头……祈求老天保佑…… 好在那次多亏村民的帮忙。 老公步行几里路找到当地村支书用高音喇叭召集村民才把车头用四轮车牵引出来。
多少年过去了,香灵依然很感激安徽那边的村民。 现在女儿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她对着红彤彤的香火,对着蓝天白云许下了承诺“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她要把这份承诺送给她上班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