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慧烨
儿时的年味|淘气的饺子
有一句民谣“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每到过年饺子是家家餐桌上必有的主食,而在我们老家在我小时候更是有大年三十包饺子的习俗。
大年三十晚上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接财神;在午夜前点旺火,响鞭炮,迎接财神的到来,这时候所有家人围着红红的旺火,左走三圈,右走三圈,边走边搓手,据说可以驱寒去病,心里还可以许愿,据说很灵,可以保佑一年里身体健康,平安好运。
接完财神后的另一件大事开始了那就是包饺子,赶在三十晚上包好了,初一一大早就煮饺子节省时间,不耽误接下来的拜年活动,先去亲戚家可以给一两元的压岁钱,然后朋友家有糖果,要忙乎一上午。
那时每家都人不少,包饺子就是一件比较耗时间耗精力的苦差事了,
基于这样的情形,就有联合包饺子的习惯,这样人多力量大,大家边聊天边包饺子,似乎轻松一些。
对于攻破包饺子这场战争,在我当时的记忆里,主力军基本是女人,而我们十多岁的女孩子也被作为副手夹在其中,助一臂之力,而我们一群女孩子也正好借联合包饺子的名义,不用分开,可以一起嘻嘻哈哈说笑着,挨家挨户的轮流作业,
包饺子不再是苦差,饺子在欢笑声中诞生。
等到大年初一吃饺子的时候,每家都有新闻发布,饺子里除了有代表好运的钢镚儿,还有粘牙的水果糖,硌牙的大豆,花生豆,辣椒,,,,,这些淘气的饺子,引来了大人的嗲骂声,孩子的笑声,这些声音从各家各户飞出来,在大年初一的空气中回荡,增加了新年的喜乐。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大年将至,每每过年包饺子的时候,总会忆起那儿时的伙伴,想起儿时吃到的淘气的饺子,想起那群古怪精灵的女孩一起包饺子时导演的恶作剧。
儿时的年味,真浓厚!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