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为什么在单位住,因为我婆婆有我们家的钥匙,随时都要去我们家。”
——某职场人
“在我小的时候,我爸妈回去舞厅跳舞;有时候会带着我,他们去跳舞,我在旁边自己做自己的事。他们从小对我的培养让我觉得在一定年龄,人就是独立的个体了,我不希望父母为我牺牲太多,当然我也不会为了父母牺牲我自己的意志。我觉得这是源于父母与我之间深层次的相互信任。”
——杨天真《人生半场》
婆媳矛盾是中国亘古不变的问题,很多家庭因为婆婆无底线的介入,致使原本能缓解的夫妻矛盾,走向不可调节的死胡同。这是为什么?婆婆(丈母娘)的界限感缺失。
很多孩子在上大学或工作后,迫切的想要搬出去自己住,想要独立空间,这是为什么?父母视子女为自己的所属物,控制欲极强,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因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是因为父母的不信任造成的界限感缺失。
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观点,却有共同之处的——信任——界限感。
父母被“伟大的母爱”“深沉的父爱”捆绑着,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父母变用“养儿防老”······诸如此类的观点进行道德绑架着子女,投入自然希望有回报。子女习惯性的接受父母的照顾,丧失了某些方面的能力,当父母无止境的介入生活时,虽然渴望自由,可良心未泯,只能别扭地顾虑父母。
但是当成家立业后,另一半与父母互相陌生。陌生人,哪有什么信任,造成了所谓的家庭矛盾不可避免。但归根结底父母不信任的是自己的孩子,不相信孩子能照顾好自己的家庭。
所以,信任多一点,界限感多一点,幸福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