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收到一条微信,打开一看,原来是麻麻发的红包!打了个电话去一探究竟。
“妈,遇到了啥好事给我发红包阿?”
“今天不是你国历的生日吗。”
“国历不是不是今天吗?”
“你身份证上是今天哒!你们年轻人流行过国历的生日,身份证上是今天就先过”
“亲妈呀!么么哒”
“好了,快去上班了。”
你好,233333。
从3号开始做一件有趣的事情,记录时间都去哪里了,而我的晨间日记记录单当中最多的能记到23.5小时,最少的只记到19.5小时,每天早上都在想:时间去哪里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玩过这个游戏:时间记录,看看一天24小时都用在了哪里。
从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了解到时间管理这个概念。
一、柳比歇夫的计划制定法:以目标为走向的计划
1.终极目标:
2.目标的框架式拆分:确定中长期目标,应变短期。
二、私人理论之数据库
1.柳比歇夫是1916年元旦那天开始记“时间开销账目”。
2.他的时间手帐经过了多个阶段的迭代、进化、修改大量的自我观察和自我时间开销记录、总结。
3.年轻的时候他时间手帐除了事件还有感情色彩,趋势是越到后期越简短冷静。所以对初学时间管理者而言,后期的记录方法更值得借鉴。
三、柳比歇夫简化版分类
1、时间分为标准时间和毛时间
标准时间就是吃喝拉撒睡,题主可以理解成肉体正常运行损耗时间。
毛时间就是可选用途时间,也可以理解为有效时间的毛坯。
2.毛时间又被分为
第一类:中心工作+例行工作
第二类:标准工作+附加工作
第三类:休息
第一类时间:中心工作指写书、搞研究。例行工作指看书、写信。不是乱看乱写哦~看书:围绕中心工作(科研)去看各类相关参考书,遇到陌生好书只用写摘要,一读再读的好书需要在摘要之外另写评论式简介写信,放进第一类的信件时间应该是学术讨论信件。第一类时间中的一切间歇都要刨除,得到的时间被柳比歇夫称之为“纯时间”。
第二类时间:标准工作:包括上班办公、作学术报告、讲课、开会、杂事、写信(这一类的信件应该是和日常工作相关)。附加工作:应该类似于我们今天临时加进来的事务。
第三类时间:休息:包括学术界社交、旅行、游泳、看电影、散步、与人谈话、写信。这块儿的信我认为应该是给朋友写的信。
1.他计算自己成就点用“纯时间”计算。
2.记时间手帐的时间他也记录,每天是几分钟,一个月的手帐时间三个小时左右。下一年度计划制定会用到十几个小时。这部分规划时间的时间归到了第二类标准工作时间。
3.记账方式:画无名袋蛾~3小时15分钟,鉴定袋蛾~20分钟~
要想兼顾准确度、细化度和便捷度、实效性,就需要尽量冷静简短,并且诚实、长期记录。
荐读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
跟静静一起读诗:
惜时
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