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企业没有所谓的台干、中干、美干,只有能干跟不能干。」这是郭台铭在企业里喊出的口号,可以看出,非常务实,却也是最真实的事实。
某次京东集团的高层会议,京东执行长刘强东问:「今年我们要提升3倍的业绩,要怎么做到?。」这时有位高管说:「今年做到1倍就已经很艰苦了,不可能达到。」这时刘强东说:「我是说怎么达到?而不是说可不可以?」从此这位高管再也没出席这会议。
怎么执行,跟可不可以完全是两回事,在所有企业领导者身上,你永远只会看到他们说:「怎么做到?」。 「可不可以做到?」从来都不是最初的源头。
如果说在郭台铭身上要学什么,「执行力」肯定会是最重要的一环。对于执行力其中就包含了里解决问题的速度。
01速度决定你的竞争程度
最近上映的电影《敦克尔克大撤退》就是描述纳粹德国在发动闪电战,迅速包围英法联军的事件。当时德军的机械化坦克部队,让整个作战速度得以提升好几倍,而当时英法联军的作战意识还停留在一战时的挖壕沟作战方式,以至于被迅速的击破防线。
经营一家企业如同在作战一般,今天你做不到,迟早有人会把你给干掉。同样,愈是竞争激烈,你只要比别人慢,就会落后,甚至是看不到未来。
在今天的世界,没有「大」的打败「小」的,只有「快」的打败「慢」的。
解决问题的速度,一直是判断一个人未来潜力的一个关键。而能够解决快,有准确,更是未来高手与一般人的差距。
一件事情你用十天完成,同样有的人可以只用一天完成,品质更甚于你,你的竞争力也就荡然无存。这是我在郭台铭身上学习到的精神,除非太阳不再升起,否则不能不达到目标。
在业界有个经典故事,有一名从美国来的采购员准备搭机来台湾,当时宏碁派了一位协理带领业务团队前去接机,带到台北跟执行长会面。当这一群人到机场后发现广达董事长林百里已经带领业务团队在此等候。直到飞机降落,这群人上前去接待时,那名美国采购员和郭台铭一边有说有笑,一边走下飞机。因为郭台铭已经掌握采购员的行踪,先行在机上就已经采取行动了。
02客户决定你的身价
郭台铭有句话说:「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不是说企业里的人都是四流人才,而是一流的客户,会激起整个企业像一流客户的标准看齐。
当在替苹果设计、生产制造时,你会与一流人才接触,看到他们对于产品的要求、流程的标准与生产的严谨。所以,当你要找出你的身价,就必须先拥有相对的能力。
如同查理忙格所说:「要你拥有某项东西,首先你必须配得上。」
而这一切就是格局的提升,你的格局与见识只停留在台湾,顶多是中小企业,要做到国际化企业,就必须使出任何办法,找到与国际企业连结的可能。
因为一次的接触,就是格局视野的提升。
03格局、布局、步局
十年后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个人的格局,来自于他的内心,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几天在看到郭台铭在白宫的表现,真的让我感到佩服,能够做到在美国有这样的待遇,可以说,内心的格局,会决定你站在什么高度。
30年前的1980年代,当时建设刚落成,整个台湾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王永庆、张忠谋、郭台铭那一代企业家,让我们看到,即便是在台湾还是能够创造在全球的影响力
30年过去,很感谢有他们,在什么都没有、没有资源、没有保护、没有优势的情况下,提着皮箱,开始与全世界做生意。
用那一代人的双手,打造出现在的成就。
然而,建立一座城市的文化需要长年累月十几年的时间,但是毁掉它却只需极短暂的片刻。
之前听到阿里巴巴主席马云提到:「在一个餐桌上,有一批年纪很大的企业家,头发都很白了,每个人都大谈创新,怎么创新?」
旁边有个人跟我讲:「台湾有希望,我想这么大年纪的人还在创新。」
后来我说:「台湾没希望了。假如七八十岁的人还在创新,我们问题就大了,他们不相信年轻人比他们更会创新,其实他们应该是尽全力去努力帮助年轻人去创新。」
然而,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心胸,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舞台。
或许,没有所谓对错。只能回归到一句话「怎么做到?」
具体的人做具体的事,永不抱怨,即便痛苦艰难,也要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这是那一代人用身教教出来的精神,也是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