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帅小宝养的蚕宝宝破茧成蛾了,我第一眼看到,甚是惊喜。金黄的、雪白的蚕茧圆滚滚、胖乎乎的,静静地躺在盒子里,有两个星期了吧。我每天有意无意瞟一眼,居然今天有了新发现。虽说错过了破茧的那一瞬间,但看到一只雪白的大蛾子趴在那儿完成了一次华丽丽的蜕变,顿时感触良多。
一开始养蚕,我是拒绝的,我的记忆还停留在好久好久以前。小妹妹上小学时养过,像一条条大肉虫子,软骨隆冬的,鼓囊鼓囊的,没啥好感。帅帅姑姑每年都养着玩儿,今年繁殖得特别多,养不过来,我说拿些来,送给喜欢的小朋友,也给帅帅养着玩玩儿。某日,姑姑带来一个小盒子,刚孵出来的小不点儿黑黑的一片,像极了黑蚂蚁,看着不多,实则不少,有几百只吧。于是,一家人开始发愁,家附近连桑叶都很难找,这几百只真是不小的负担。于是赶紧联系帅的小伙伴儿,同事家的小可爱,奶奶的老朋友,还带给幼儿园老师一大部分,就留下了20多只,精心照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蚕宝宝被送人之前,找桑叶成了一家人惦记的大事儿。姑姑家楼下有几棵桑树,每次从家里来就带一些,蚕宝宝吃完了咋办,总不能让姑姑专门给一趟趟送。于是,奶奶遛弯瞪大了眼睛寻摸着,帅爸带着娃附近小区里乱转悠,见到发芽的小桑树激动不已。经贸大学西南一角有棵大树,校园进不去,几根树枝伸出外墙来,高高的诱惑人。帅爸带着帅帅拿着晾衣杆,摘回来一大把,勉强够糊口。实在不够喂,帅爸说上班时去怀柔看看,早上出门带上一家人的嘱托,晚上却无奈而归,掏出塑料袋中的一小把儿,说先凑合吃点儿吧,这是最大的叶芽了,刚露头的实在不忍心掐。原来郊区比市区冷,树发芽也晚。
每天晚上临睡前,奶奶问帅“喂蚕了吗?”于是祖孙俩人给蚕宝宝把吃剩的桑叶脉络挑拣出来了,再铺上一层鲜嫩的,第二天一早还得换一层。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妈妈总挂在嘴边的话“带嘴的少养,带根的多栽”,爸爸说的“干什么都得精心”。是呢,伺候蚕宝宝也不例外,也得天天惦记。蚕宝宝一天天长大,褪皮前懒洋洋的,不愿意吃也不愿意动。每褪一层皮,饭量也大增,抬着高高的头,可着桑叶一边,有顺序地吃起桑叶来快极了。经过几次褪皮,蚕宝宝有五六厘米长,筷子粗细,白白胖胖的。快要吐丝了,奶奶也时时刻刻关注着,还准备了一个装鸡蛋的大盒子,以备蚕宝宝结茧。对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好奇。帅帅老师也在班级群中分享蚕宝宝的成长,还特意播放了视频,帮助孩子们了解蚕破茧成蛾的过程,孩子回来也兴致勃勃地和我分享。
蚕宝宝吐丝了,真是件令人兴奋的事儿。奶奶拿来准备好的鸡蛋盒子,一个小窝里放一只。只见它先在鸡蛋窝的上面边边角角拉丝,搭一个类似小帐篷似的,然后才开始慢慢把自己裹进去,结成一个金黄色的茧。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陆陆续续,吐丝,拉线,结网,像一个个出色的建筑师,又令想起一位位了不起的母亲。春燕衔泥筑巢,母猪衔草垒窝,在孕育新生命之前,每一位父亲母亲不是倾其所有,谋安全,虑舒适。人类对于弱小生命的好奇、思考、付出总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某日半夜,帅爸起身离开卧室已久,我以为是去方便,回来说看了半天蚕吐丝,还说有个淘气包不在自己的小窝里吐丝结茧,非爬到别的茧上搭网,我很是无语,难道照顾媳妇坐月子,照看俩娃不累吗?还有这闲心?奶奶和帅爸外出带二宝去医院复查,一个劲儿嘱咐我看好蚕宝宝,勤数着点儿,别让爬到别处去。哈哈,这些小生命真是牵动着一家老小的心。
同事听说要想留着完整的金丝茧就要在蛾子破茧之前结束它的生命,这事她做不来,想看到生命的自由绽放。是呢,经历了这么一次,我也算是长了见识,所有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敬畏,哪怕是人为的杀生,干预也是为了求其所,而不该是恣意妄为。李商隐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人们也常借用这句诗歌颂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奉献。看到这黄如金白如雪的茧,不禁想到生活中的蚕丝被,衬衫,连衣裙,该是多少蚕宝宝死得其所的生命价值。
从黑蚂蚁般的小不点儿到破茧成蛾,再到求偶甩卵,这就完成了一圈生命的轮回,留给世间的是一个个茧,一丝丝线,一件件衣,一床床被,一幅幅画,一首首诗,一件件礼,一份份情,还有关乎它的养育,期待,惊喜,思考,情趣。也许还是一种品味,一种情怀,一种文化,一种信仰。明年春天,也定会还有喜欢它的,珍惜它的大朋友,小朋友,抛开一切名利,得失,期待它生命的自由,破茧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