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指数:9分
感恩
感恩
感恩
【柯言慧语_读以下章节体会】这几章知道了什么是现代市场经济,理解了什么叫高质量发展,以及内外循环经济是怎么一个事儿。
【什么是现代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定义,众家纷纭。
1,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路德维希·马·米塞斯认为,市场经济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关于劳动分工的社会体系。(这一定义把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或国家所有制的经济排除在市场的定义外。)
2,保罗·萨缪尔森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3,国外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的作者曼昆,在其教科书中把市场经济描述为: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这一描述绕过了市场经济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包括政府角色。)
4,经济学的百科全书《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市场的定义是:一种有大量买家和卖家并对特定类型商品进行循环交易的制度。(也回避了一系列重大问题。)
5,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几乎到处都有关于市场问题的讨论,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孕育,包括基本福利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尚未开始讨论,因此也不能觅得今天问题的直接答案。
现代市场经济追求三个目标:
1,自由,即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应该在不妨碍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自由地参与经济活动。这里的经济参与者,既包括消费者也包括生产者,既包括个体私营企业也包括国有企业。
2,平等,即现代市场经济中,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在不妨碍整体经济秩序的前提下是平等自愿的,而不是强迫的。
3,公平有序,即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应该是公平有序的。
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四个要素:
1,要有一系列保护经济个体自由的制度。既要有产权保护制度,也要有消费者保护制度。
2,要有维护市场秩序和经济稳定的制度和机构。
3,要有保障基本社会福利、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环保、创新等方面的体制。
4,要有维系、激励和约束政府行为的体制,包括公共财政体系。
中国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与当前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走上了现代市场经济道路。已经在产权保护、消费者保护、宏观经济管理、反垄断、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基本社会福利、生态保护以及公共财政等方面建立起了一个初步的市场经济框架,对于支撑当前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否则,中国不可能成为举世瞩目的蓬勃向上、快速发展的经济体。
基于中国实践,直面发达经济体的质疑:
1,不能把有没有国企作为是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标志。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一种实现方式,而国有经济往往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2,政府干预不是否定现代市场经济存在的理由。
3,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一个静态的完美体系,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升级完善,每个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都存自己的问题,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来解决。
【民营企业家为什么忧虑】
2018年的中国经济,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忧。这一忧虑主要由中美贸易摩擦引发,并认为这将影响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发展态势。
2018年融资难,融资贵,税费比较高,导致经营成本高,利润被摊薄,在近年企业盈利空间逐步被压缩之下,这一压力尤为凸显。民营企业最担忧的因素,一是产业升级中的退出安排,二是与之紧密相关的金融安排。
中国民营经济,尤其是处在产业链中下游的民营经济,产业集中度太低,低水平恶性竞争,亟须做大,做强,做优,面临着艰巨的兼并重组、结构调整挑战。事实上所有发达市场经济体都曾经走过这一痛苦的历程。(这一段的启示说,目前的现象是属于正常的,如何在行业里做大做强做优,我想是做产业链中最核心关键然后加强话语权。)
【“脱实向虚”怎么办】
背景:2016年GDP增速放缓,固定资产中民间投资的增速仅为4%,还不及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一半。民间投资及与之高度关联的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与资金愿流入实体经济密不可分。
“脱实向虚”的本因分析:
1,高成本。运营成本,劳动力成本,营改增的税负,融资成本高,从而导致实体经济发展低迷。
2,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虚火”。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着结构性泡沫,即一些高风险的金融产品在当前刚性兑付的背景下,仍然可以在短期内给投资者提供超常的,不可持续的高回报,例如地方政府的债务和信托产品。
【中国经济如何跑好高质量发展马拉松】
党的十九大报告,连续73年成长(从1978年到2050年),平稳、快速成长的经济体,这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GDP增长速度连续多年达到9%以上,是一个更为伟大的奇迹。
要实现连续73年成长这一目标,必须面对两个问题:
1,未来33年怎么能够不摔跤?每年保持平均4%的增长,到2050年就能进入全球最发达国家的前20强,未来的关键不是速度,而是不能摔跤。2018年经济工作的重点,稳。高质量与高速度不可并行,高质量放在前面,高质量的第一要求就是不能摔跤。摔跤的可能性很多,金融危机,社会矛盾,人口问题,健康问题,国际关系问题。
2,未来33年怎么保证发展的原动力源源不断,怎么保证我们始终有干劲,有能量?
跑好高质量发展马拉松的三大要点:
1,严防重大波折,绝不摔跤,崴脚,岔气。重大波折可能来自金融风险。当前中国面临的经济金融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实体经济负债规模较大,而且隐含较多的不良负债,应该利用好当前宏观经济体稳向好的时机,及时清理。二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太强,从根子上改革,调整金融产品结构,引导储蓄者直接持有流动性低一点的债券或其他证券,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边跑边提前补水,不断提前解决一些制约未来发展的基本问题。一是劳动力素质问题。另一个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3,利用好马拉松路线上的上坡,下坡,要善用正常的经济波动。市场经济有它自身的波动规律。
【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辩证关系】
2020年,习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内循环三个内涵:
1,必须要大幅度提升中国的最终需求,最终需求上去以后,能够让国内的市场远远大于国外。
2,要建立统一的全国大市场。
3,科技要有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的科技必须靠自己,而不是国外,否则一卡就停罢。
对应三个内循环内涵,以往的外循环内涵也有三个:
1,以前的需求靠国外,原料来自于国外,市场来自于国外,只是挣加工费。
2,资金来自于国外,外商投资现在很低。
3,科技来自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