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资数字货币》读书笔记
本周,继续阅读输入倒逼写作输出。写下此文,作为记录。
通过最近的阅读和输入,我对于区块链的基础知识已经有所了解。 本周又快速阅读了《如何投资数字货币》一书。在理解和认知上小有收获。
通过阅读《如何投资数字货币》,增强了理解。对于此前阅读的内容理解更进了一小步。忽然想到上周阅读的《图说区块链》一书。找到如下这段话, 摘录如下:
区块链说到底是一种观念,用技术设计取代权威控制和情感信任,以此建立一种网络结构,所有人都可以参与成为无数节点之一,进行认证、确权、交易、追溯和调整等一系列动作,它公开透明,成本低、速度快、分布广,没有权威可以篡改伪造和取缔记录。我们可以充分想象今天的商业、艺术、司法科技、政治乃至社会等各个领域中,这样一个建立在运算能力和技术架构上的网络文明社会基础设施将是多么不同。尽管它毫无情怀和冷冰冰地运作,但从根本上摒弃了狂热理想的驱使、自命权威的霸道、垄断财团的曲扭、民粹阴谋的盲动,商业诈骗和情感敲诈也会随之水落石出。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区块链理念所驱使的全新社会正在迅速形成,不仅仅在比特币和金融科技领域。这是社会生态的巨大变化,也是许多人提到的革命意义。
阅读使得我有了加深的理解,记录如下:
一、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和无须信任的两大核心特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区块链技术的1.0版本的成功应用,就是比特币。它有如下两个核心特征:
1、去中心化
所谓“去中心化”,可以理解为它的运行不需要依赖任何中心化组织,如银行或公司,而是依赖于对等网络中种子文件达成的网络协议。这个系统从2009年1月诞生后,就按照既定的规则运行,不依赖于某个机构的服务器,也没有某个机构来运营来监管。
从反向来说,一般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大多是中心化的。可以理解为有一个中心节点来运营、来监管。比如银行这种典型的中心化组织,就以自身为中心,建立了完备的账本,并作为中介一方,达成交易和支付。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是没有中心,而是多中心的,就是说每一个节点(也就是运行系统的计算机)都可以理解为一个分布式的中心,每个中心的地位是基本对等的。每个节点都有账本。所有的节点的记账和运行,能够取代系统中心的作用。因此可以称为是“去中心化”的 。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并不是目的,并不是为了去中心而去中心化。其实,“去中心化”只是一种手段。用这种全节点参与记账的方式,确保账本不可篡改不可删除,以达成交易的安全与信任机制。
2、无须信任的信任机制
比特币就是一种分布式账单系统,它是公开透明由全网用户共同维护的。也就是说,全网所有用户的账单都是一致的,如要修改作假,至少要得到全网51%的支持,而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完成的。
因为所有的账单都是透明可查的,因此,交易的各方不需要相互了解,也不需要类似支付宝这种的第三方平台背书,即可信任对方并完成交易。
无须信任,是指无须对人产生信任才进行交易。而是对这个系统这个技术的信任,确信交易不可篡改不可删除也不能逆转,是可以信任技术就无须信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