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管理:看见他人也看见自己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能辅助风纪之进步,能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实施自主管理对发掘儿童潜能、健全儿童人格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缺乏自主管理意识的小学低年段学生来说,自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班主任如何帮助低年段学生尽快步入正轨呢?我们可以从搭建支架、多维评价两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想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先要让学生在思想层面明白何为自主管理以及自主管理的益处,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自主管理的美好愿望。我的做法是在学期初召开班会,与学生一起讨论班级的发展愿景,引导学生以善良、上进、高尚为班级发展目标,形成“班级是我家,我能为班级贡献力量”的观念。我还会抓住各种契机开展班级活动,增强学生对自主管理的认知。
在班级管理岗位设置中,我将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行一人一岗(每个学生有相应的班级事务岗),人人是班长(每个学生轮流当班长)的班级管理模式。设立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的阶梯轮值服务岗,每周一个学生轮流当值周班长,每天两个学生组合搭配轮流做值日班长,值周班长向常务班长负责,同时管理值日班长。班级自主管理形成联动机制,学生之间彼此关联、互助监督。
那么,学生是否能持续管理好自己呢?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只有美好愿景还不够,他们还需要工具、支架的辅助。我便为学生搭建了自主管理的支架“一日事项时间表”。
通过观察我发现,上课铃声响起时学生便马上跑回教室,铃声对低年段学生来说是一个敏感的信号。所以我结合校园铃声制作了“一日事项时间表”:从晨读到收作业、维持课间纪律、监督爱眼操、午休、午读、扫地、整理工具,再到下午放学,各项常规事务都被编入“一日事项时间表”并有相应的铃声提醒,指导学生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每个对应的时间段、每个事项都有相关的学生负责人,值周班长和值日班长负责提醒,班主任则在关键时刻监督和指导。每个月,我根据学生的自主管理表现评比出优秀队员,达到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指导的效果。
有了时间表的辅助和提醒,学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下一步就是让学生持续进行自主管理。对此,评价非常关键。我采取多元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总结反思,继而实现螺旋式进步。
一是教师评价。我设置了评价代币“智慧币”,每个学生可以通过良好的自主管理行为得到“智慧币”,“智慧币”可以存入人手一本的“智慧存折”。每位教师人手一个“智慧章”,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实现全员育人。我们还会在期末开放“智慧超市”,超市中的商品一部分由家长统一购买,一部分由学生自愿提供,学生可以利用积攒的“智慧币”购买相应的物品。
二是学生自评。每天放学前,我用5分钟进行一日小结,请学生观察和回忆一天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自省:是否完成了为班级服务的目标?是否对今天的自主管理满意?哪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哪些岗位的学生做得好?学生自评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停下来思考、观察才会在自主管理中有所进步。
三是集体评价。集体评价时,由值日班长对自己一天的自主管理任务完成情况和班级同学的自主管理情况进行小结,再由全班学生一起对值日班长和每个岗位的学生完成情况进行举手评价,并将对应的得票情况登记在班干部表里的评价栏内。学期末,根据每个学生的评价得分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
每个值日班长、值周班长都会在每一天、每一周的生活中得到锻炼的机会,这种自主管理方式让每一个学生被他人看见、被自己看见,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不断进步。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相信学生的潜力,以儿童立场帮助学生成长,尊重儿童生长的规律,为学生成长搭建支架,焕发他们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思考中成长,从而达到自主管理的美好境界。
(作者单位系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4月26日第12版
作者:黄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