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4
立冬之末、小雪未始,随步漫入醉白池,我便对它一见倾心。冒冒失失的闯进去,撞进眼帘的是满世界的青翠,初夏般的午后阳光明媚温暖照在身上,云收空阔天如水,菊花满地绿成荫,极幽清静谧的境界,仿佛一下子便把外界的嘈杂隔绝在外。
醉白池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南路,始建于l644年,最早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明礼部尚书著董其昌饮酒咏诗会友之所,名人学士聚游之地,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也是其中最古老的园林。乍闻之下会觉得可能跟李白有关,传闻园中景色优美,池水也可醉人,是不是大诗仙李白再世来此悠游,一定会被园中景物所醉而斗酒诗百篇,所以叫“醉白池”呢?实际上,此处曾为清著名画家顾大申的私人宅院,他仿照白居易《池上篇》诗意在原址上重建园林,并效仿宋宰相韩琦仰慕白居易而命名为醉白池。
虽然是周末游人并不多,只三三两两的相伴走过。沿着石子路且行且看,外园为扩建的,代表了新时代都市生活人们的渴求,阳光、开放、绿地以及一份闲适安逸的格调。这时节仍然林木森森青翠满园,偶尔可见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虽然多花草树木,却又不拘是名花贵草,反而是一幅淡雅的生活画卷:背后是耸入云霄的水杉林,行人在白墙黑瓦间石经中或隐或现,阳光斜斜地照到脚下一簇簇铺垫着的麦冬上,旁边恣意长着一团狗尾巴草,再绕着半圈孝顺竹,抬头从几棵女贞子或香樟树缝里,可以看远处小桥流水亭院回廊,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广场旁边的大小草坪和小桥流水是游人的最爱,风光都占断,不费一文钱。游人或伫立路旁赏菊拍照,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或坐在椅凳上隔河而望,云在青天水在瓶;或站在桥上行看流水坐看云;或躺在青草地上晒太阳,和三三两两的家人好友闲聊。阳光下一圃圃紫薇花开的正好,小孩子们总是要左蹦右跳地捉着花间的蝴蝶,数着叶子里透下来的丝丝阳光。这时,在小广场上唱沪剧的退休老人们总会拨拉两下琴弦,或唱或跳咿咿呀呀地来上一段,偶尔低头交流两句,看到周围注视的目光也不以为奇,继续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世界是静谧的,大家是快乐的,这快乐又是轻轻的静静的,带着儿时的童真和远古的纯朴,不吵醒我们心底的俗务和悲伤,如春风化雨渗入被城市生活磨砺迟钝的心房,让我们在阳光下曲声中安享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photo-media
穿桥而过便到了内园,内园古朴清雅,为全园精华所在,园林并不大,“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山石清池相映、廊轩曲径相衬,庭院相接,亭台错落,长廊回环,移步换景,有“春访牡丹夏观荷,秋来赏菊冬瞻梅”之趣。
迎着“春催群芳冉冉香,寒依疏影萧萧竹”的楹联入内,便可见一个南北呈长方形的池塘,正是醉白池,花木杂莳,峰石点缀,用我国明代见石不露土的手法叠成,精莹剔透,富有诗意。池北的池上草堂凌水而架,檐前乔木参天,窗北修篁成丛,正中挂着程十发所题的“醉白池”匾额,风格近唐隶,运笔舒展流畅,而那个醉字,写的惟妙惟肖,真像喝醉了一样。池南长廊内壁上镶嵌着《云间邦彦画像》石刻,刻着明代松江府乡贤名士董其昌等91人的画像,“云间”乃松江别称,“邦彦”意为国中名士,源出《诗经》:“邦之彦兮”句,意为松江地区杰出贤人,可见松江自古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游人常在这里细细回味《十鹿九回头》的落叶归根,品读板桥先生《难得糊涂》的哲理,小孩总是被家长指点着小心翼翼地去点用孔子“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个字组画成的“文魁”手中的毛笔,希望可以成龙成凤。我也忍不住点了点,不求自己多才多艺,但求能有一技傍身。
虽然没有与久负盛名的百年牡丹谋面,不能得见三半亭中“幽树幽花幽静处幽窗观幽景,清池清水清心境清座赏清荷”的情趣,更无缘雪海梅林的极致,然而这样一个平凡的午后,徜徉在这座文人园林中,抱一抱三四百年的古香樟、古银杏,数一数树身上勃勃而生的苔藓,绕一遭曲径,穿一趟回廊,左右顾盼,处处生景,咫尺山林,宛转其间,已足以使人陶然心醉乐然忘尘,只觉了然潇洒回味无穷。有人说如果你觉得去苏州拙政园、扬州个园太远,那去上海松江醉白池吧,它绝对不会让你失望。是的,它隐于尘世之间,风华古韵如此美丽却不张扬,没有苏扬园林那么喧嚣人杂,静心涤念,让人留恋忘返。遥想古人在此,春看牡丹“千娇万态破朝霞”,夏闻诗友“风载书声出藕花”,秋望夜月“冷露无声湿桂花”,冬赏霜雪“与梅并作十分香”,时饮一杯,或吟一篇,悠哉游哉,终老其间,是多么惬意自在啊!这样想来不禁心神荡漾,竟仿佛看到古人觞咏挥毫围炉夜话,“旧有熹,宜酒食;长富贵,乐无事”。
photo-media
慧开禅师《日日是好日》曰:“春有百花秋有雨,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心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年四季各有人间美景,日日便是好日;在这座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也不乏迷人美景诗书胜境,处处皆有好去处;“琴棋书画诗酒花”是文人的雅趣,“茶米油盐酱醋茶”也不失世俗生活的佳味,事事俱有得意处。可见“人间好时节”常有,不常有的是发现和享受人间好时节的心境。在我们为物质生活所累又忽略了精神家园的荒芜与苍凉,不能读一本书、赏一朵花、品一盏茗时,我们缺少的不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一种悠闲从容的生活态度,更是一颗宁静致远的心以及处处能感受“人间好时节”的聪慧。“外事造化,中得心源”,保持心灵的澄澈,才不会失去本性,生活需要读书赏花等悠闲的情趣来“养吾浩然之气”。无论是身处何方,停下奔忙的脚步,唤醒因紧张的律动而麻木痴呆的灵魂,清心静心养心,品味落花、聆听流水、吟咏诗词、徜徉天地间,这一刻才能得享人间好时节。
兴来美独往,胜事乐自知。信步走来,已经到了关门的时候,这么一个不大的园子,却耐得住浅尝深品。我心中尚自欢欣意犹未尽,不知今夕何夕,这一日便是我的人间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