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韩城风追司马》这是一本介绍韩城旅游的图文书籍,本来文字就不多,一下午就翻完了。
还没看多少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太少了,对自己的家乡都没有多少了解,对外面有能有多少了解呢?对家乡而言,恐怕是套不上“难有自知之名”之类的话的。
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那么一个不了解故乡的人,又会有多少归属感呢?对自己故乡的历史文化懵懂不知,这问题可大可小。说小了,一来可能是因为习惯或者因着一些人而喜欢一个地方,但这样的问题恐怕就是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要固守着习惯以及这些人了,一旦他们有所变化,起码也是会不知所措了;往大了说,就如同一个民族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浑然不知一样的可怕,如果对文化浑然不知,那么我们在一起认同的是什么呢?仅仅是认同当下的政府、制度,恐怕没人会这样;如果是直接为了利益,这样的话,也许无论在哪都像是一个没有根的孤魂野鬼了。
我是一个不喜欢旅游的人。虽然喜欢美景,但不会因为这“奇伟瑰怪”之色,而特意走出去;对于人文景观,实在是觉得自己知识过于匮乏,就算看了,也是难以明了,徒走过场。那么是先去知道,再去看,还是先去看,再去慢慢了解呢?这是一个问题,就像是先有理还是先有物的问题。
那么,韩城素有“小北京”之称,对于这样的城市,我该以怎样的视角去看呢?
1.历史渊源。
如韩城的距今5万-8万年前的禹门洞穴遗址;《诗经·韩奕》中“奕奕梁山,唯禹甸之”、“溥彼韩城,燕师所完”;春秋战国时期的梁伯国、以及近几年才发现的芮国;秦、隋、宋元、明清以来建设、名称变迁。
2.古城建设。
城市布局。如龙脉作为古城的中轴线,将古城分为两部分;遵从“左祖右社”,体系“敬天法祖”观念,因此文庙、城隍庙在城之东方,县衙、民居在城之西方。
街头巷尾。如儒商古街,每一个招幌、对联都折射出文化的气息;巷道名称,如解家巷有着“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五子登科”的美谈。
建筑设计。如四合院门窗开向院子,不对外开窗,大门不开在中轴线上,而要在八卦的“巽”位或“乾”位;全国六分之一的元代建筑保留在韩城,虽然减柱法在现在不算什么,但创造的智慧总是难能可贵的。
战略布局。如要进入党家村,只能从泌阳堡进入,这是第一道防御体系,而村里的“丁”字路口及所建的哨门又是第二道防御体系。
3.文化名人。
如史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后人通过种种方式对其进行纪念,有吊咏的诗词、对联,甚至是宗庙祠堂的每一个建设布局细节,都有其特殊的含义。自己从小学、初中、高中去过多次,却是一直未能明了,实在汗颜。
4.民俗文化。
如韩城行鼓,是模仿蒙古军鼓;抬神楼的“人借神威,神借人力”。
5.饮食文化。
如胡卜,卜是饼子,胡就是胡人,因此这是舶来品;《诗经·唐风》“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描述花椒之繁茂。
我自知,那些已经看过的,还未看到的,也不必再刻意去看。有缘自会相见,无缘不见又何妨。胸中自由丘壑、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