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听一年轻新进教师执教《猫》一课,细思极有感,记录如下。
先来发问:语文的根在哪里?
寻求解答的过程,就是寻根的过程。
一、根在文中生
自然,语文教学教什么?教文本。文本就是一篇篇课文,或由课文而延伸的作为教学内容的群文。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是王荣生教授提出来的观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为前提。文本是语文教学之根。叶子的繁茂,取决于能把根留住多少。离开文本,在外驰骋,或谓南辕北辙可也?
二、根在言中显
语文,自然要与语言文字打交道。语言,是语文之根。没有语言,何来语文?语文教学,定要紧紧围绕语言,为之欢喜为之忧愁,浸入其中出乎其外,定要与之相爱相杀,方可知其味得其髓。离开语言的教学,又可如无源之水,当流几时?
三、根在思中立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在内,语言在外,思维是本质,语言是形式。探究文本的语言,避不开作者的思想感情,他的思维方式,他的思想根源,这是本,是根。教学本就是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层层对话指向的就是作者的思想。透过文字,我们看到的是人。缺少思想的课堂,或可如无星之夜空,何以深邃?
以上所言,似皆有理,笔者之意,语言为根。这亦是我今后教学的着力点。
笔者听课之思:
1.问题的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师者有一问:“三只猫各方面(外形、性情、地位)是否一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此前对三只猫的三个方面都已以表格方式进行梳理,其不同显而易见,因而第一个问题属于伪问题,乃无疑而问。第二个问题,“这样写”的“这样”指的是什么,教师的意思是把三只猫写的不一样,应该是想要让学生理解对比的作用,但是学生的回答明显有些不知所指,回答的角度较多。这引我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教学问题的设计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且应清晰,有明确的指向性。教师应是想让学生理解对比的作用,从而把目光集中到第三只猫上,那么如何设计此问题呢?不妨好好思考。
2.学生对语言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说到下一个问题,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教师的问题是“文中哪些描写让你觉得写得好?好在哪里?”这是要让学生品析语言,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然而学生开始找的句子几乎都集中在对前两只猫的描写上,似乎对他们而言,写得好的句子就是让人读来感觉很活泼很可爱,让人产生一种欢喜之情的句子。我忽然意识到,这应该与学生对语言的审美层次有关,他们初层的审美关乎浅层的外现的一种美,尚未意识到更深的更高层面的一种悲剧之美,即凄美。
3.赏析语言,就是完成阅读题吗?这一点,也是教研员曲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学生对于语言的赏析更多地倾向于按照阅读题的技巧来答,很熟练,很模式化,然而正因为这种熟练的模式化,就像流水作业的工人一样,使得文字在学生的口中失去了活力和灵动,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被淹没在格式化的答题方式中,语言,失去了应有的美感。
4.语文课中立德树人目标的体现。很多老师提出,语文课要有思想性,但是多了就成思想政治课了,那么度应如何把握?作者的思想、文章的意义在文本中体现,教师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品析语言,最终当然要汇聚到文章的主题,对主题的理解就是对作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探究,这是一个点,要拓展、延伸到什么程度?笔者以为,大方向仍是语文的范畴。生活中的感悟其实也是语文内涵的一种内化,但感悟离不开文本,不可漫无边际地“漫谈”,足要立于文之土地,否则就会“务空”。
5.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不可分割,作为学习语言的一门学科,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教学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思维能力的培养。作者写《猫》,有很深的关于人性的思考,如果能让学生稍微理解一些,引发学生的思考,是否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看到有位老师设计:第三只猫的亡失,谁之过?最终整理出六个可以承担过失的对象。可以说,这种思考的过程就很难能可贵。语文课,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成长。
6.单元教学目标与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目标的落实一要看本篇文本,还要联系前面已经学过的内容,考虑前后的衔接。如本单元教学目标是要在前面单元目标圈点勾画的基础上作摘录,那么这个目标如何落实?要让学生能够圈点勾画,然后思考,应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作为摘录的内容,这一个目标的落实,其实很多教师都忽略了。部编版教材专治教师不会教的毛病,那么教师在教的时候,对于教材究竟保留了多大程度的权威性和尊严?
7.自主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课堂上太多问题流于浅表,这是很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深度思考的习惯的。学生习惯了一问一答,问了马上答,久之不喜欢深度思考,不喜欢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浅尝辄止,或者求助于教师,或者求助于学生。不经过自己深入思考,即使接受了别人提供的答案,也不会记忆深刻。因而,课堂上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自主学习的时间。
8.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这节课,学生回答流畅,很多思考如果适当引导,会有很多惊喜。但年轻教师自然缺乏经验,今天的表现已经不错。除开个人因素,就此问题而言,我们当好好反思,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原有起点是什么,教师实际教了些什么,学生最终学到了什么,如果学生下课后毫无收获,那么教师就应该思考,这节课教师的角色是什么?旁听者?学生不需要教师就可以学会的内容,教师当如何处理?学生需要教师点拨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如何发挥作用?什么样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支架?什么样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默默思考?什么情况下教师要不断追问让学生的思维向深处漫溯?这都是我存疑之处,也是我努力之点。
小结:语文之根在语言,听课之本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