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土豆是源自小学的时候。当时学校门口有位卖快餐的阿姨,土豆丝做的很是地道。记得那会儿为了吃顿土豆丝,经常跟父母要两块钱而不回家吃饭(其实我家离学校就五分钟路程)。后来搬离那个地方,土豆就吃的比较少。未曾想,多年后又与土豆结下了不解之缘。
来凉山支教前就听说这里盛产土豆,他们称之为“洋芋”。他们的田地长年种植两种食物:土豆和玉米。所以彝族家庭一日两餐,几乎餐餐以土豆为食,就像我们吃的米饭一样。
第一次吃上这里的土豆,是家访的时候。下课后的孩子,特别活跃,少了上课的安静腼腆。更多展现出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天性与活跃,挑逗着你跟他们赛跑。山路崎岖,他们可以一路奔跑无阻,时常等着气喘吁吁的你,对你说两声“快点儿,快点儿”。一到家,孩子们更会抛开一切的羞涩,变成热情的主人,第一句就会问你:吃洋芋吗?不等你回答,就抓出一堆煮熟的土豆捧到你面前。还来不及拒绝,他们已经用满手污泥的小手给你剥开,含情脉脉的看着你,送到你面前。这是满满的热情,满满的爱意啊!只是这里的孩子几乎都是没有卫生意识的,甚至还有些人畜同居。洗手洗脸对于他们来说还没有成为习惯。放学后在地上打滚,或抓泥巴把玩更是常态。朋友们,我们可以想想,如果这时他们是用这样一双小手给你们剥土豆,你们会作何感想?说内心话,我既为他们的纯真感动,又会对淤泥有所顾忌。却不忍伤及她们的自尊和热情,幸亏想出个变通之法,告诉他们老师一下子吃不了那么多,然后自己用手掰开,当着他们的面吃里面没有泥土的土豆。把剩余的部分偷偷放入口袋,带回学校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吃。山里的孩子都是如此纯真,对于我们的顾及没有一点概念,只为自己的热情洋洋得意,为你吞咽他们递上的美味开心不已。
土豆再香,我们也只是偶然吃吃。支教的学校,有大米和蔬菜,平时我们会自己做饭。但是山里每逢下雨就会停电,没有电,电磁炉、电饭锅都成了摆设。这里的下雨毫无征兆,完全不能以平原地带的经验判断,经常让你措不及防。也许是快进入雨季的缘故,这几天停电成了家常便饭。山里人正常生火做饭,停电对他们影响不大,而习惯电力文明的我们只能饿着肚子。还好,前任支教老师留下一个生火的炉子,还有一堆烤碳。我们琢磨着也可以用最原始的方法来解决温饱问题。烤土豆当然成了首选。
看我们点起纸盒,拿着树枝生火。周边玩耍的一群孩子就会跑过来帮忙。笑着我们笨拙的同时帮我们烤几个土豆,并笑嘻嘻的冲我们夸耀:“我们天天吃洋芋。”我不禁开玩笑说:老师也很喜欢吃土豆。没想到随意的一句话,当晚就有一个学生的姐姐拎过来一包土豆。一起的支教老师问我,要不要。“要,当然要!”我毫不犹豫的回答,“这是孩子们的心意,更是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让人更诧异的是第二天上学,很多昨晚没有出现的孩子一进校门就从他们书包里掏出一袋袋土豆拎给我们。我都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知道,老师想吃土豆的。他们的热情不善表达,不同于汉族的孩子,虽不言表,却会用行动来温暖你。使你不经意间热泪盈眶。
看着眼前一袋袋土豆,我觉得我要写一些什么,写下他们的热心,写下他们的淳朴,写下他们的眼神。我知道这些土豆能够陪我度过黄梅时节雨,能够填埋我内心的处处洼,更能陪我度过支教的这段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