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写点关于理发那点事。
周日,是我们“放风”的日子。 虽然营地里有好几位“理发大师”, 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不能简单地让营地里的老爷子拿着剃头刀随便把头发剃了。于是跟室友一起去附近安路镇上去理发。去过的同事说,挺便宜也就10块钱人民币。到镇里,理发店非常出乎我意料,其实说白了就是路边搭建的简易棚,还好理发店的理发师挺漂亮的,而且手艺不错。发型理还算不错,但手法非常简单,不像国内的理发师,理发如行云流水。最后居然还单手拿出一片刮胡子刀片来给我刮两鬓,看到那锋利的刀片在自己的皮肤上划,有点不寒而栗。干脆一闭眼,你爱怎么滴怎么滴吧。
记得在南苏丹首都朱巴的日子里,华人理发店理发一次要十美金,相当于60元人民币,贵的吓人。黑人的理发店倒是很便宜,但大家都不想去,被黑人触摸的赶脚,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最后折中,在营地里自己人给自己人理发。还好,因为有多年的理发经验,有几位同事理发水平很高。达到可以去开理发店的水平了。所以大家的头发就免费处理了。
在清迈时,Jedidiah能够自己给自己理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人都是没被逼到一定的程度,否则潜力真的可以被深度的开发。我的头发Jedidiah给我理过一次,想当不错。不过相比Peter的理发水平,Jed就略逊一筹了。Peter也给我理过一次发,那绝对是专业水准,认真仔细,手法纯熟。据说他以前在理发店里工作过一段时间。
大学时,为了省钱,三四个月直到头发长的不成样子才理发一次。冬天干脆不理发,头发长了还暖和点。 那时候根本没有刻意在意过自己的形象,夏天头发理得很短也就图个凉快。初高中时理发一次就一两块钱,有一次听说同桌理发一次五块钱,吃惊得不得了,五块钱可是一天的饭钱啊!而小时候的头发都是母亲给理的。拿一个凳子坐在院子里,再拿一大块布围在脖子上,然后就是一把理发用的推子,还清楚地记得每次理发时,推子都会夹头发,很痛很痛,每次都会疼得嗷嗷叫。
现在国内二线城市里理发一次,也会要20块左右。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理发都会留下不同的记忆,沉淀在记忆深处,很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