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内容的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
听007的创始人覃杰22号早上的课程笔记与感悟。
【做内容的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学会对知识的演绎。】
我们有个学习群,有个哥们儿每天早上发一本语音的书,不是来自于樊登,就是来自于得到。
已经坚持了很久了,有几个月了吧,开始大家反响还不错,但后来基本就只剩这哥们自嗨了。
我总觉得这里面有些什么不对劲,但一直没找到原因。因为一个人坚持发一个东西,而且是有益的东西,总不能有什么问题吧?
直到我22号听到这句话,要做内容的生产者。
醍醐灌顶。
如果每天早上是这哥们他自己亲自的分享,我想我一定饶有兴趣的听下去,为什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原来这样一来他就变成了知识的生产者,而不只是消费者。
我们看学习的金字塔,能讲给别人听,效果要比只听好很多倍,尤其这中间还能加上个人的见解,就更有收获了。
覃杰说了个观点,我很认同。“我们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肯定不是从牛顿那里学来的,而是从我们的中学老师那里学来的。如果有一天我们讲给别人的时候,我们就又成为了别人的老师。”
这应该就是知识的演绎和知识的传递。
还有不少,做个记录,备查。
【今天你干了什么?明天要干什么?牛人都是关注当前的一些计划并和自己有关。
从看见、思考到洞察。
理解别人,表达自己。过去的科举考试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包括今天强调语文教育,无非就是阅读与写作。阅读是为了理解别人,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
什么是走心?走心不是走自己的心,而是要走别人的心。
学校与社会的最大区别在于,在学校是所有的人都在帮助你,帮助你做题学知识。而社会上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阻拦你、教育你、要求你,所以你不适应。
不担心没有的,而庆幸自己已有的。
先我所做,做我所写。
先写完100万字再说。
写作可以让你静下来。静水深流。
给写作赋予意义,给出相应的身份,这样写作就有了动力。
每天的工作计划中,除了工作以外还有没有成长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