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是在哪个论坛给苏浅留了个地址,向她索要过诗集《更深的蓝》。我收到诗集的时间是2005年7月7日。作为一个无名的文学爱好者,我没料到可以很快就如愿收到她邮寄的诗集,因为当时她已声名雀起。更让我没料到的是:自己怎么会一下子就对这两百来页面的诗集一见钟情?
接下来的几年里,《更深的蓝》就和后来收到的《谢君诗选》时不时地被我放到枕边,成为临睡前想去翻一翻的书籍。
人有佛性,诗有禅理。肉身和灵魂才可能有更远的时光。“当然它是身体外的/也是边境外的∥当我试图赞美,我赞美的是五十米落差的水晶∥它既不是美国,也不是加拿大的/如果我热爱,它就是祖国/如果我忧伤/它就是全部的泪水∥一首《尼亚加拉瀑布》用词精妙,想象高超,情感细腻而胸怀博大:爱和恨不再纠缠,矛与盾各自相安;把黑暗,都丢在路上;这日子,就是诅咒之后剩下的赞美。“如果是在林中,就应该有蘑菇/但你不要带篮子来,林子这么美,早晨才刚刚开始/你留下你的路或者地址,黄昏后/轻轻敲着你的门的/或者雨水,或者蘑菇∥但不是我/我顺着风长到树上去/我要绿了∥(《春天是明亮的》)读到这里,我还可以做点什么呢,我觉得我也要绿了。《爱情或者苹果》、《木鱼刻》、《在高处的记忆》……首首章节短小却如沉香的碎片,玩赏之后余香绕指。其对生死、宿命、情爱难以排遣的关注,以及随时随地闪现于字里行间的新颖别致的人生感悟,恰似璀璨之星辰闪烁于苍茫天际,有着飘浮无定的美丽。
到处都是美,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但风吹一吹,就晃一晃。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现在,《更深的蓝》让星星开满天;让美在一个个秘密的词语里面,慢慢溢出来;也像一条河流经过了我。阅读其诗不逊色于一次惊喜交集的旅行,因为我不知道下一个拐弯会出现什么样的风景。“比如一九九零年,你不亲吻我不盛开”。“回家的路上,无数善良的花,善良着开/这温和绵甜的宝贝,我叫它:乖”。“与我隔着墙/仿佛苹果,挨着梨”。我一直弄不明白的是:那些我们同样在用的字、词、句为什么到了她的手里就摇曳多姿?也许,她就是完全凭直觉写诗的人:日常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她的想象和思考,尤其可贵的是感觉纯粹、新鲜,言语干净、准确,意蕴澄明而绵长。“她是深夜大连街道上空舞蹈的精灵,语言是她随手甩出的烟花。”她的乡党大路朝天说得多么地好。
虽然苏浅不是人民大街上的清洁工,不是正义审判庭里的审判员,她的诗歌里没有时代的病灶,没有政府的霸道与冷血,鲜少苦难与邪恶,难见绝望和悲伤。但是这无碍于她的优秀。作为一个只执著于爱而不纠缠于恨的女人,作为一个踏雪寻梅的诗人,她的爱使诗歌有了温度。她常怀感恩,于是人生从容,快乐无限。《更深的蓝》诚如苏浅自己所言 “是深海之蓝,是生命的蓝,是为爱,而蓝。”
200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