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讲的是一个大家庭里,四个广州男人分别娶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外地媳妇,因为其生活习惯和文化的差异而上演的一系列喜剧故事。
电视剧中天庥的奶奶康婶是个贤惠持家,有一手好厨艺的人,尤其喜爱煲汤。于是,当镜头转到一家人在厨厅吃饭的画面,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天庥的奶奶康婶拿着一把大汤勺,在给家人一碗一碗地盛着汤,脸上带着幸福而温暖的笑容,这样的画面温馨而美好。
在湿热的广东地区,人们一年四季都有喝汤的饮食习惯,史书也曾记载:“岭南之地,暑湿所居,粤人笃信汤有清热去火之效,故饮食中不可无汤。”
广东老火汤作为岭南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传承千年,用慢火煲煮的中华老火靓汤,火候足,时间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既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养生汤,又是辅助恢复身体的药膳汤。
春夏秋冬,广东人会依据不同节气选择适合当季的汤。如,冬季寒冷,应喝上一碗益气补肾的汤,让整个身子都变得暖暖的;夏季酷热,应喝上一碗去火散热的汤,散去体内的燥热。广东人喝汤自有自己的一套哲学。
来广州酒楼喝茶的游客们不难发现,往往菜还没有端上来,一锅的老火靓汤已经早早地盛上来,无奈你只能先喝上一碗汤充饥。先上汤,后上菜,几乎成了广州宴席的既定格局。
每一个地道的广东人一定都有自己关于老火汤的回忆。糖果是小孩子的附属品,但汤不是,从你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再到老年……它会伴随着你的人生轨迹。
关于老火汤的回忆,总是清晰又亲切。小时候有挑食的毛病,青菜不吃,肉也不吃,唯有母亲的一锅汤才能拯救我的胃。周末的时候,父亲不用上班,孩子也可以尽情地在家中玩耍,于是又到了江南贤母在家中为儿女洗手作羹汤,大展厨艺的时刻。
母亲依旧早早地穿衣洗漱,带着家中的购物袋,开着摩托车就准备去菜市场采购食材。归来的时候,双手已捧着大大小小的袋子,一打开,尽是新鲜的果蔬肉禽,鲜红肉多的排骨,果粒饱满的玉米,鲜亮的胡萝卜……
一会儿,厨房里噼里啪啦地响亮起来,母亲的择菜,切菜,剁肉声此起彼伏,像一场音乐盛宴般在厨厅里奏响着独属于美食的交响曲。食物与刀具之间摩擦而起的声响很快就沉没下去,兴许是一切准备就绪,正打算步入高潮阶段。此时,只听见沙锅与水轻微碰撞的声音,相必是正在往沙锅里加入食材,加入水的环节。
炊具与食材准备完毕,打开煤灶,用温厚的小火慢熬一个多小时,让食材的营养一点一点地透进汤里,让汤在万般温柔的火中变得粘稠香浓。
此时,香浓的汤味已从厨厅飘到了家中的每个角落。房间里,我揉着睡眼朦胧的双眼,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里想着:“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啊。”于是,慵懒地起床洗漱,静静地等待着锅里的汤再焖多一点时间,因为母亲说啊:“没有经过焖这个环节的汤都不是好汤!”
每次看到《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开头曲里,媳妇们异口同声地唱道:“最怕日日要煲靓汤,要煲靓汤……”我总是一脸不解:煲汤难道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吗?
是啊,煲汤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啊,煲汤的人守候在一团火,一团锅之中,熬制出属于美食与爱的味道,喝汤的人为她甘愿囿于小家之中,等候家人齐聚一厅,共享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