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上2原脉论诗解3天人合一天气不绝真灵内属动静变化悉与天通脉之道也五常皆备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上2原脉论诗解3天人合一天气不绝真灵内属动静变化悉与天通脉之道五常皆备

题文诗:

然形体者,假天地之气而生故奉生之气,

通计于天,禀受阴阳而为根本,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天气不绝,真灵内属,动静变化,

悉与天通.易云乾坤成列易立乎其中

天地之体,得易后生,天地之化,得易后成,

故阳用事,春生夏长,阴用事则秋收冬藏。

寒往暑来,暑往寒来,始而终之,终而复始,

天地之化.而易也默然于其间,使其四序

各因时而,成功至于寒不凌暑,暑不夺寒,

无愆阳,伏阴之变,而不至于大肃大温,

故万物各,得其冲气之和然后不为过而

皆中节也.经曰:万物负阴抱阳冲气

以为和,百姓日用而不知斯脉之道故

脉不得独,浮沉大小。独盛衰独阴阳须可

沉中有浮,浮中有沉,大中有小,小中有大,

盛中有衰,衰中有盛,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充塞一身,之中盈溢百骸内无经络不有,

气血,不至筋骨毛发,坚壮腻泽,

非心非肾,非肝非脾。五脏之盛,真气固密,

不为邪伤;忧愁思虑,饥饱劳逸,风雨寒暑,

大惊卒恐,真气耗乱,气血分离,为病之本

万物之中,五常皆备,审脉之道,而何独无

五常之邪,夫仁固卫一身充盈五脏四肢

百骸皆得,荣养冲和之气,独真脏脉

见则死矣.生则不见,死则独见,好生恶死,

此仁之谓.分布躯体,和调气血,贵在头

目耳鼻贱,之在跖臀阴篡不得上而有不

得下而无,无所不施,无所不至,此义之谓

长人脉长,短人脉短,肥人脉沉,瘦人脉浮,

大人脉壮,小人脉弱,若长人短,短人长,

肥人,瘦人沉,大人弱,小人壮,

夫如此者,皆不中理而为病此礼之谓也。

见在寸则,上病见在关则中病,见在尺则

下病五脏,有疾各有部分而脉出见不为

潜藏伏匿,一一得察有余不足,而愈其病,

智之谓.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太阳之至

大而长,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阴之至

其脉,阳明之至短而涩,少阳之至

大而浮,厥阴之至其脉弦。四序不失

其期六气,为常准者,此信之谓。非探颐

索隐钩深,致远学贯天人旁通物理者未

能达于此.情生天地,天地生人,天人情通。

原文

  然形体者,假天地之气而生,故奉生之气,通计于天,禀受阴阳而为根本,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气不绝,真灵内属,动静变化,悉与天通。易云: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故天地之体,得易而后生,天地之化,得易而后成,故阳用事,则春生夏长,阴用事,则秋收冬藏。寒往而暑来,暑往则寒来,始而终之,终而复始,天地之化也。而易也默然于其间,而使其四序各因时而成功。至于寒不凌暑,暑不夺寒,无愆阳伏阴之变,而不至于大肃大温,故万物各得其冲气之和,然后不为过而皆中节也。道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百姓日用而不知,斯脉之道也。故脉不得独浮沉,独大小。独盛衰,独阴阳,须可沉中有浮,浮中有沉,大中有小,小中有大,盛中有衰,衰中有盛,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充塞一身之中,盈溢百骸之内,无经络不有,无气血不至,养筋骨毛发,坚壮腻泽,非心非肾非肝非脾。五脏之盛,真气固密,不为邪伤,若忧愁思虑,饥饱劳逸,风雨寒暑,大惊卒恐,真气耗乱,气血分离,为病之本,噫,夫万物之中,五常皆备,审脉之道,而何独无五常之邪,夫仁固卫一身,充盈五脏,四肢百骸。皆得荣养,无冲和之气,独真脏脉见则死矣。生则不见,死则独见,好生恶死,此仁之谓也。分布躯体,和调气血,贵之在头目耳鼻,贱之在跖臀阴篡,不得上而有,不得下而无,无所不施,无所不至,此义之谓也。长人脉长,短人脉短,肥人脉沉,瘦人脉浮,大人脉壮,小人脉弱,若长人短,短人长,肥人浮,瘦人沉,大人弱,小人壮,夫如此者,皆不中理而为病,此礼之谓也。见在寸则上病,见在关则中病,见在尺则下病,五脏有疾,各有部分而脉出见,不为潜藏伏匿,一一得察有余不足,而愈其病,此智之谓也。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太阳之至大而长,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阴之至其脉钩,阳明之至短而涩,少阳之至大而浮,厥阴之至其脉弦。四序不失其期,六气为常准者,此信之谓也。非探颐索隐,钩深致远,学贯天人,旁通物理者,未能达于此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