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译文
填词以营造出“境界”为最佳。有了境界,词的格调自然形成,名句也就相应而出。
五代、北宋时期的词之所以最为突出,原因正在此处。
二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临于理想故也。
译文
词的境界有“造境”,有“写境”,这是想象与写实两个流派的分野。
然而,两派实则很难分别,因为杰出的诗人想象出的境界必定契合自然,而其所写的境界必定接近想象。
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1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2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4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有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注释
1 出自五代南唐诗人冯延巳《鹊踏枝》: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 出自北宋词人秦观《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3 出自东晋诗人陶潜《饮酒》二十首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为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 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颖亭离别》: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灵跨。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殇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
译文
词的境界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这是“有我”的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这是“无我”的境界。
“有我之境”,是“我”观察万物,所以万物都沾染了“我”的情感。“无我之境”,是以忘我的方式观察万物,所以看不出境界中什么是“我”,什么是物。古人填词,写出“有我之境”的词人较多,然而也不是不能够写出“无我之境”,要点只在于格局宏阔的词人能够自然达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