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职场上,我们很难只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达成事业的成就。
团队协作才是更有效,也因此更为常见的工作方式。
脑科学给团队协作带来了哪些启示。
一个高效能的团队就好比一只风筝。
风筝怎么才能高高地飞起来呢?
答案是要靠两个力的作用,一是聚力,二是张力。
所谓的“聚力”,就是这只风筝足够结实,组成它的材料坚固地结合在一起,不会被风吹破;
而所谓的“张力”,却又要求风筝的迎风面充分地展开,各个边角互相拉扯,要是风筝只有聚力而没有张力,就会被揉成一个纸团,反倒飞不起来了。
首先是聚力,这个聚力指的当然是团队的凝聚力。
从脑科学的角度,哪些因素可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有位学者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群体行为实验,让700名被试组成各种形态的团队,测试他们完成任务的能力。
有两项要素对团队的凝聚力至关重要:
第一,团队成员要能读懂彼此发出的社交信号;
第二,团队成员在讨论的时间里可以轮流发言。
“能读懂彼此的社交信号”,说白了,就是要有“眼力见”,能够理解别人的话语、表情、动作中隐含的微妙的情绪。
缺乏这种能力的人经常会当众侃侃而谈,但谈到的内容却只是在自我炫耀,或是在发表武断的见解,哪怕说出口的话有些明显冒犯了他人,也察觉不到。
而擅长察言观色的人往往会在表达中充分地照顾到每一位倾听者的感受,并且能从他人的反应中准确地判断他们的态度。
有位心理学家把这种能力称为“社交敏感度”,经过复杂的测算,在社交敏感度上得分较高的团队凝聚力更强,完成任务的质量也更高。
另一项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是团队成员是否能在讨论中轮流发言。
与此相对的是团队的部分成员,尤其是领导者,在讨论中占据了过多的分量,并且有打断别人发言的习惯。
为了测量发言受到干扰的程度,研究人员在被试团队举行会议的过程中,测量相邻两个人发言之间的时间间隔。
正常的时间间隔在半秒钟左右,而被人打断的时间间隔则记为零。
实验的结论是,会上发言的时间间隔越短,会议的讨论效率就越低,参会者表达意见的意愿也随之降低,导致团队的工作能力低下。
团队的凝聚力和社交敏感度,以及在会上发言时被打断的频率相关,这两点其实都很好理解。
社交敏感度高的人更容易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心理、意图和动机,也就更能有效地协调整个团队的行动逻辑。
而当每一位团队成员都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得到其余成员的倾听,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感到自己的意见受到了重视,并因此感到安全,对团队合作至关重要的信任由此便能建立起来。
顺便一提,研究人员还发现,当有更多的女性成员加入一支团队,团队的凝聚力总会变得更强。
这是因为从统计数据上看,女性的社交敏感度通常高于男性,而她们打断他人发言的频率通常也较低。
让你所在的团队获得更强的凝聚力,你有两个明确的抓手,一是建立良好的会议秩序,减少发言被打断的情况;
二是增强团队成员的社交敏感度。
第二点听起来好像还是有点抽象,有一个可以实际操作的建议,这个建议居然和文学有关。
你可以尝试在团队里发起一个文学阅读兴趣小组,定期和同事们共读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
好的文学就像是人类心灵的“飞行模拟器”。
所谓的“飞行模拟器”,是飞行员在受训阶段使用的一种虚拟的软件。
在软件的操作界面上,飞行员能够在完全安全的条件下体验驾驶真实飞机的感受。
好的文学也可以被看作社交生活的模拟器。
优秀的作家往往具有洞察人心的能力,他们能通过丰富的细节,在情节的推进过程中,展现人物真实、立体的人格。
而我们在阅读这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能跟随作家的指引,代入角色的处境,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一次深度的换位思考。
从心理学上讲,这正是培养社交敏感度的理想训练。
仅仅拥有凝聚力,还不足以形成一支能打胜仗的团队。
在风筝的比喻里,还有一项关键的要素,这就是团队内部的张力。
所谓的“张力”,是指团队成员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在一定程度上坚持己见的自由。
缺乏张力的团队内部很容易结成铁板一块的统一意见,非但看不到潜在的机会和风险,还会形成排除异己的恶劣风气。
这样的团结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蒙蔽,往往会让团队加速驶向失败的深渊。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团队的领导者要有意识地吸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增强团队的多样性。
这样一来,每位成员在坚守各自的棱角的同时,也就为团队这只风筝撑起了坚固的框架,团队也才拥有了迎风起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