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九四是阳刚之爻,在这一卦里显然与九二一样,是个有官在身的人,它的困是道困不是身困。“来徐徐”,来得迟疑徐缓。《易》中所谓往,是自下向上去;所谓来,是自上向下来。九四与初六是正应,四刚初柔,四本足以拯初,而四来甚缓,因为九二这个金车阻碍了它。九四刚阳之爻而不能救困拔滞,徒为人困,岂不为吝。但是毕竟邪不压正,九四与初六正应,终必相从也。九二也不会永远成为九四的障碍。因为九二刚中,是能够济困的;九二又以阳居阴,居阴者尚柔也,又是刚中之才,必不失刚柔之宜也。故云吝,亦云有终。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九四位在上,而其心志则与初六相应,它不是孤立无援的。九四以阳居阴,是不当位。不当位不好,但是九四“有与”,“有与”弥补了“不当位”的弱点。“有与”是有朋友,有同道者。“有与”指谁呢?指九五,九五与九四近比,二者处境相同,利害一致。九四因为有九五之与,故“有终”。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理解这一爻,劓刖两个字很重要。古人对这两个字的解释分歧很大。王弼的本子用的是刖这两个字,宋人程颐、朱熹沿袭王弼,也用这两个字,解为截鼻和刖足。这样解释劓刖二字,当然是对的,但是放在整个爻辞里就显得勉强难通。《周易》原文究竟是不是劓刖这两个字呢,应该研究。
《经典释文》说荀王肃本“劓刖”作“臲卼”,云“不安貌”,又引郑玄说“劓刖当为倪㐳”。清人惠栋作《周易述》,将劓刖改作倪㐳,释作不安貌。这是根据字音确定的。卼、刖可能同音,《庄子·德充符》说:“鲁有兀者王骀。”称刖足者为兀。可见困卦九五劓刖应该是臲卼。臲卼二字写法又有不同《尚书·秦誓》说“邦之阢陧”,“阢陧”即“臲卼”。宋人不重视文字学,沿袭王粥的错误,把劓刖二字释作截鼻刖足。清人重汉学,讲究文字考据,因此惠栋把这两个字弄明白了,是可取的。“乃徐有说”的说字,历来有悦、说、脱几种读法。这里应当读如脱。赤绂与九二的朱绂是同一种东西,是蔽膝,赤绂比朱绂的等次要低。“利用祭祀”与九二的“利用祭祀”义同。
这样一来,九五爻辞的含义就比较清楚了,大体与九二相似。九五虽阳刚居君位,但在困卦里不取它的君象,把它作为一般的爻对待,取象同于九二,与九二不同之处是它位高而益困。九五作为居高位着赤绂的大人君子,在政治上陷于困境,到处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形势极为严峻,终日处在阢陧不安的状态。它别无他途,只有“乃徐有说”,在沉稳坚定,从容不迫的奋争中寻求解脱。至于精神方面,既受困于人,就当求感于神,“利用祭祀”,在与鬼神的感通中寻求精神支柱。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开始之时为小人所揜,上下无与,阢陧不安,正是不得志的时候,以后“乃徐有说”,慢慢地得以济困。九五之所以能够济困,因为它中直,中直即中正,居中得正的意思。中正而云中直,是为了与下面的福字叶韵。“利用祭祀,受福也”,君子为人所困,乃寻求神明的感知,从中获得精神力量,获得好处。
上六,困于葛藟,子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全卦六爻中九二、九四、九五都不言吉,初六、六三以阴柔而不免于困,唯上六得吉,这是什么缘故?从客观的形势上说,上六困于葛藟的缠束之中,处在阢陧危动的高险之地,已不是初六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的那种安然不动的境况了。上六受困已至极点,物极必反,困极就要通了。从上六主观的努力看,它应该因势而行,争取出困。
“动悔有悔”,前一个悔字指事言,意谓上六当困极之时,动辄有悔,时时处处事事受困。后一个悔字指心言,是说上六能够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艰难处境,动辄有悔,而不动更有悔。越知有悔越能悔,能悔则有所行动而出于困,故爻辞断之以“征吉”。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上六困于葛藟缠束之中而不能变,是因为它暂时还没掌握困极以出困的道理,因此处之未当。但这只是暂时的,一旦它“动悔有悔”,采取主动行动,必出困而获吉。为什么能出于困而获吉?关键在于行动。若如初六那样坐困,怎能出困获吉!
〔总论〕
困的基本含义是刚揜,即阳刚受阴柔之揜。困卦讲的困有两类:寻常百姓的困,表现在生存问题上,是为身之困;大人君子的困,表现在政治斗争上,是为道之困。困已经存在,已经成为现实,因此困卦的着眼点是怎样处困出困的问题。困卦站在阳刚亦即大人君子的立场上讲话,卦辞明确说:“困,亨。贞大人吉,无咎。”困而能亨,但必须是大人君子,在被统治阶级小人则不可能得吉而无咎。
在九二、九四与九五三个阳爻里就如何摆脱困境的问题上,有两点是值得玩味的。“来徐徐”,“乃徐有说”,强调阳刚受困时一定不能急躁,要从容不迫,徐图出困之计。这是一。二是强调“利用享祀”,“利用祭祀”,表面上看这好像是鼓吹迷信,其实是提出了一个受困者需要精神支柱的重要问题。受困者在人间得不到理解,自然求诸鬼神;求诸鬼神,与其说是对鬼神的信仰,还不如说借以表达自己坦诚的心迹,寻求精神寄托和自我安慰。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困卦卦辞讲“有言不信”,告诫人们处困出困勿靠口说,要重视行动。行动与否则须因时而定。时不宜动不可躁动,九二“征凶”即是。时当动不可不动,上六“征吉”即是。
困卦初六、六三、上六都不是善于处困境的人,初六最下,坐而困,没有出困的可能,也没有出困的愿望。六三处境最坏,进退维谷,处出皆凶,一派困死之象。唯上六可获吉,亦因困极必变,形势有利。这是因为这三爻全是阴柔,阴柔在困卦中代表平民百姓,而平民百姓属于“穷斯滥矣”的一类,他们做不到《彖传》所谓“困而不失其所”。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金景芳、吕绍纲合编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谱的讲解易学知识之书,想入门或深学的朋友都可读一读。
这里是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