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文章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
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开展,调查研究是其中重要一环,广大党员干部要一以贯之抓实抓细调查研究,来一场“Countrywalk”,深入基层、走进乡村,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以实打实的成效取信于民,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来一场沉浸式“Countrywalk”,俯下身听民声。从扛着自行车蹚过滹沱河,在河两岸走村串户访民情,摘下“高产穷县”帽子,走上发展“半城郊型”经济之路;到走遍闽东9县察实情,在艰难跋涉中感知百姓疾苦,提出“弱鸟先飞”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用身体力行告诉我们“坚实的足迹里,浸润着真理的伟力、奋进的力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放开脚步,走进群众的“后院”与“角落”,“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倾听群众心声诉求,善于从群众的朴素话语中掌握实情、找寻思路、打开局面,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才会强大起来”。
来一场互动式“Countrywalk”,沉下心察民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解决问题、推进工作,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搞好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做迈开步子跑田间地头解决生产困难、扯下面子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的“泥腿子”干部,主动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研究问题,用土话、情话、暖心的话让群众放下戒备、敞开心扉、倒出“苦水”,才能将民生实情看得真真切切,才能真正读懂群众的“一颦一笑”“一喜一忧”。
来一场实干式“Countrywalk”,下气力解民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拒当“纸上谈兵”的“空谈家”、“高高挂起”的“旁观者”,要用舍我其谁的担当心、敢闯敢拼的奋斗心擦亮公仆名片,主动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办实事、在一线写答卷,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菜篮子、米袋子、药匣子”,到事关发展的“生态环保、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把群众路线贯穿始终,拿出真正破解问题的实招、硬招,在调查研究的道路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 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