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南菁中学听了三节化学课和寇老师的一节语文课,下面就三节化学课,浅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第一节是由王霞艳老师执教的“2019年高三化学周末练习九”习题讲评课;第二节是由王佳佳老师执教的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习题讲评课;第三节是由周健老师执教的高一化学“铜铁及其化合物”新授课。
王霞艳老师的课具有如下特点:1、聚焦周末练习题,集中解决学生问题较多的题目。整个课堂并无长篇大论,一讲到底;2、将思维导图巧妙的应用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思维网络;3、习题讲解中注重了方法训练,问题的解析切口小,但是综合性强;4、从表面看,课堂显得很沉闷,但仔细观察,学生听课、思考是很投入的,从学生自信的面孔可以感受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是非常好的;5、整个课堂教师语言严谨,譬如“减小溶解能力”,而不是降低溶解度,注重了细节。
王佳佳老师的课具有如下特点:1、资料的选择好。所选习题切准学考目标,小而精,从四个维度(一维过关——过考点;二维过关——过易错;三维过关——过典题;思维过关——811)指导学生练习,层次性非常强;2、练习题完成好。所选择练习当堂完成,给学生充足的自主练习时间,练习的目标非常明确,学生练习非常投入。从整个课堂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好。
周健老师的课具有如下特点:1、教学媒体的选择好。周老师没有选用ppt作为辅助教学的媒介,而是选择大量的演示实验来达成教学的目标,符合化学学科特点。2、整个课堂师生和谐共处,探究性活动中融入学生的思考和问题的释疑;3、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给学生传递的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听完几位老师的课,我突然在想,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可是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其大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意义,即扎实
教师讲的学生都知道,何必再上课?
我们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意义,一方面要看通过课堂学习,学生是否获得了知识,是否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看通过课堂学习,学生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诞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并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
二、有效率,即充实
课堂上学生都应该有事情做!
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是有差别的。一节课下来,如果只有少数几个成绩好的孩子跟上了老师的节奏,其他孩子表现很茫然,或者跟不上,效率就体现不出来。这样的课就不能算是好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节好课,必然学生都有事情做,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三、生成性,即丰实
上课不能完全预先设计!
一节好课容涵了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课前教师预设的内容,也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如果教师完全只顾课堂预设的完成,而不去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失去探究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四、常态性,即平实
哪怕部长听课,也要“目中无人”!
好多老师的课往往带有表演的性质,从课堂的引入到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很工整,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这种课堂忽视了课堂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思维的碰撞,在课堂教学中会诞生许多新的知识。
我们上课是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要“无他人”。一堂好课必然是平实(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而后才能上的课。
五、有待完善,即真实
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 !
一节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不管是
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追求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博大起来,同时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