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生日,女儿女婿除了买礼物,买花之外,还为了我的生日,请了两天的年假,推迟了返程的日期,这一切都令我很是感动。
其实礼物不礼物的,我并不看重,只要孩子们能记得这一天就已经足以说明他们心里是有我的。相比起物质上的给予,我更在乎精神层面的感觉。
女儿从小就很走心的记得家里每个人的生日,至今家里每个人过生日她都是第一个送上祝福,送上礼物,这一点也一直是我的骄傲。我的生日就更不用说了,女儿从小都要提前提醒那人,给我做点好吃的。至于礼物什么的,那人是从来不会买的,他的理由是一家人钱在一起,送来送去的有啥意思。但是在女儿的提醒下,他每年我过生日时,都会很隆重的亲手做一桌饭菜,叫上我爸妈一起吃。每个人都有表达感情的方式,我对他的方式一直也是很赞同的。
今年情况特殊,孩子们回来了,我和那人都要上班,全家重阳节去父母家一趟,和妹妹全家一起聚了个餐。过生日当天全家一起先去外面吃了个自助后,又到公园里拍了一会照就回家了。生日礼物是孩子们提前在上海买的手链,今天早起女儿又订了鲜花蛋糕给我送上祝福。鲜花放在家里,一家人免不了抱着鲜花拍照,全家人一边说笑,一边拍照,还有家庭群里,妹夫率先发来红包祝贺,晚辈们也纷纷送上祝福,女儿管这叫生活的仪式感。
对于生日,好多人的看法是过一次老一岁。现在的人怕老,所以年岁大的人生日过得越来越少,大人给孩子过生日很隆重,自己的生日,甚至父母爱人,兄弟姐妹的生日却不会放在心上。
老去是常态,和过不过生日又什么关系。不管任何时代,尊老爱幼总没有错。如果一个时代,连尊老爱幼都没有,那和“弱肉强食”的动物界有什么区别呢?
以前我是不赞成在节日生日上浪费时间,浪费钱的,这几年经历的事多了,我也就注重起了生活的仪式感来了。如果没有节日,纪念日,日子该是多么平淡无趣。日子就是被节日,纪念日分割开的段。每一个节日,纪念日都是日子里有意义的部分,而每一段日子又都是最平淡的日子。
记得妈妈以前说过,老家邻居家的儿子,自从上了大学,到现在快五十的人,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从不和父母打电话,他妈妈想他的时候打电话去,他都会说:“没事打啥电话。”,家里有事打电话去,他就会象征性的打来钱,人却不来。对此他的父母兄弟姊妹说起来都觉得寒心。我常想,这样的人心里是不是就没有节日,纪念日的概念呢?
我是个认真的人,学习时,工作时都想做得尽善尽美,以前认为吃喝玩乐就是浪费时间,每个节假日过得很是敷衍。可是那人和女儿却不同,他们喜欢过所有的节日纪念日,每当特殊的日子,那人就要隆重的给家人做一顿美食,女儿就要念叨着给大家送祝福,送问候。这几年我见识了太多人生的无常,世态的凉薄,越来越认同那人和女儿的做法。人生不长,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每一个特殊的日子;相聚和别离是人生的常态,在一起的时候就该好好的珍惜!
生日,不只是老去的符号,更主要的是让我们记住父母亲的恩情,感恩父母亲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感恩母亲幸苦怀胎十月,带自己来到世间。也许是因为自己也是母亲吧,我很赞同古人关于生日是“母难之日”的说法,每个生日我都会尽量和父母一起过,就算没有机会在一起过,我也会打电话和父母聊会天。在这一点上女儿完全继承了我的“衣钵”,那人也是,和我生活了这么多年,他最仰慕我的应该是我对父母,对长辈,甚至对身边人的态度了吧!认识我之前,公公去世,婆婆改嫁了,哥哥们都成家了,他一个人过得孤寂而又凄凉,对一切都看得很淡。和我在一起后,他变得热爱生活,注重仪式感起来了,也喜欢和我一起去亲友家走动了,这些都是我对他的影响。
尽管每过一个生日,人就会长大一岁,但是老去却和过不过生日并没有关系。不过生日的人,也是挡不住老去的脚步的,如果为了怕老就不过生日,这和自欺欺人有什么两样。
老去从来不是生日的错误,而是一种常态,一个人无论怎么努力,都挡不住岁月的脚步,这是现实,也是生活最残酷的真相,我们不得不接受。为此,我只能说:过了生日,就又老了一岁,可那又能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