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阅读打卡
阅读人:芳心
阅读篇章:沈从文集《三三》
【阅读内容】三三是个村里丫头,小姑娘父亲早逝,与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守着杨家磨坊过日子。母亲、磨坊、养鸡、溪潭,就是生活的全部。精神上,三三也总在期待遇见更好的生活。一日,堡子里的管事先生带着一个城里青年来养病,一向隔世的三三遇到了这场懵懵懂懂的爱情。三三开始对城市生活感兴趣,在白脸少爷面前多了一份敏感的娇羞,母亲对女儿的婚事也产生了似假还真的浮想。正当大家都快乐地期盼着什么时,男青年却突然病逝,三三和母亲的幻想终结,继续以经营磨坊为生。
【阅读感悟】三三和翠翠一样,是真善美的化身,善良纯真,但是相比翠翠,三三更有一种未长成、不加雕琢的纯真,于是,有人说翠翠是长大了的三三。
三三的外表是美丽的,虽然作者没有直接描写,但通过外人的对话,三三的美丽便一目了然。城里来的少爷第一次见到三三,便说:“女孩很聪明,很美,长得不坏。”管事的更是夸赞三三“这是我堡里美人。”美丽的三三性格也是活泼的,乐于和人打交道,带着一些任性。对于到潭中钓鱼者,她有双重标准。每遇到不甚熟悉的人,则高声警告,或求助于母亲折断他的竿子。当母亲照例代为讨情后,三三便静静地看着,心里记着数目,回头向母亲告状。一旦看到因鱼大且拉得不合适而折断了鱼竿的,便向钓鱼人咧着嘴发笑,并急忙跑回家告诉母亲。如果钓鱼的人是熟悉的并且讲道理,并问了她,她便不假思索的同意,然后一边坐在旁边看,一边向钓鱼人讲述别人折断鱼竿的笑话。来人讲礼,三三也讲礼。由此可见,三三的任性并不让人讨厌,并非出于无知傲慢而表现出的蛮不讲理,而是天性使然的娇俏,她美丽而不矫情、活泼而不轻佻,有时心智幼稚得可笑,但却更显得她犹如珍珠般纯洁。
《三三》是沈从文创作于1931年的一篇短篇小说,同《边城》里的翠翠一样,也是“真善美”的化身,是沈老先生对中国过去农村美好回忆的再现媒介。
据悉,这篇文章是沈从文在追爱妻张兆和的期间创作的,“三三”也是沈从文对张兆和的昵称。
沈从文塑造了“三三”这个角色,向爱妻传达爱情信条、表达爱慕之意,可谓是浪漫至极。(此处为查的资料所记)
【阅读行动】做一个好母亲很重要。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训练自己。《三三》这一作品中,作者着力塑造了母亲和三三的关系,三三的成长也是完全有赖于母亲。作为三三唯一的亲人,她和母亲的关系是依赖而亲近的。沈从文儿时记忆中最多的是他的母亲, “我等兄弟姐妹的初等教育, 便全是这个瘦小、机警、富于胆气与常识的母亲担负的。我的教育得于母亲的不少 , 她告我认字, 告我认识药名, 告我决断———做男子极不可少的思考以后的决断。我的气度得于父亲的较少, 得于母亲的较多。”可见,童年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