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商场促销:充值1000元,返100元现金券,实际上是打了九折。
生:这种促销,实际上是花了1000元,买到了1100元的商品,1000÷1100≠90%,所以错误。
师:你是怎样知道1000÷1100的结果≠90%?
生:计算出来的。
师:如果不笔算,还有其他方法判断吗?怎么判断?
生:1000÷1100等于10/11,90%=9/10,10/11≠9/10。
此处实际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其实这样的判断题,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但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根本就不加分析,只要一列出算式,就开始列竖式进行计算。这样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在计算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进行估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师:除了这样的促销,商家有时还会采用第二个半价的方式进行促销。你知道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打了几折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交流。
生:假设一个2元钱,第二个半价就是1元,所以就花了3元钱。用2÷3≈66.7%。
师:听出来没有,她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假设的方法(举例子)的方法。
生:她算错了。
还没等我再问,学生已经按捺不住,急着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3元是买两件实际花的钱数,2元是买一件的原价,不能列式3÷2。折扣表示现价占原价的百分之几,所以应该用3÷4等于七五折。
再指名说说3和4分别表示的意思。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第二个半价,就是原价的50%,那么第一个就是100%。所以现价就是150%,两个的原价是200%,所以用150%÷200%等于七五折。
师:看来商家的小伎俩也没能瞒过大家雪亮的眼睛,听起来好像挺便宜,其实也只是打了七五折。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选择去哪里购买?
甲店:一律七五折
乙店:第二个半价。
生:不都一样嘛,去哪里都行。
学生议论纷纷,认为两家店都一样,此时的我,并不表态。不到1分钟,部分学生开始说:不一样,甲店买一个就能打七五折,而乙店至少要买两个才能打折。我们应该去甲店。(此处若再追问:什么时候去乙店比较合适?也许会好一点。其实想想:无论买多买少,无论买的是单数个还是双数个,甲店都是最合适的,没有太多套路,没有捆绑销售,只需按实际需要购买即可)
师:如果再有一个店,同样价格的产品,促销方式是买三送一,你觉得哪个店会更划算?
短暂的平静之后,学生纷纷说,买三送一也是七五折,但这个更不划算,必须要买三个才行。所以还是去甲店最划算。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说的?
反思:这样的教学是否有些限制学生的思维,从“第二个半价”开始,就提醒学生去关注这实际上是打了几折?应该是受到前面题目的影响,想着那里就是在判断实际是打几折,那么再来一个不同的促销方式,也来算算是打几折。可这样一来,教学和学习不知不觉地就已经受到了限制。如果在学生判断了“充1000送100元购物券实际是打了几折”后,直接给出“第二个半价”和“买三送一”这两种促销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哪种方式更划算,也许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会更大一些。一般情况下,第二个半价这种促销方式很容易让人产生很便宜,相当于半价这样的直觉,但数学是讲道理的,不能凭感觉判断。因此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想办法来比较两种促销方式,这样通过计算后产生的认知冲突,会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理性思维。
当学生通过计算,说理,发现其中的奥秘后,再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式的优劣。其实,任何一种方式都有其价值,我们在评价某种促销方式的时候,只是以一个消费者的眼光来看问题的,但对于商家来说,我们最不愿采用的促销方式也许正是商家最想使用的,因为商家的目的是为了多卖出自己的商品,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这一点在课堂上没有想到,虽然也并无大碍,或者说这个点给学生说了他们也不一定能懂,但我觉得,既然数学是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让学生多了解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的问题,也未尝不可,而且如果能引导学生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的话,是不是也算得上是一种辩证思想的渗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