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必须学会写作
除了他们说的许多必须学会写作的理由之外,除了“内容创业”突然火了而引发的理由之外,甚至除了培根说的“读书使人完整,讨论使人完备,写作使人完善”之外……
其实,有无数个理由去支撑这个结论:
想要获得财富自由的你,必须学会写作、
然而,我还有个你不是不能,但绝对不应该拒绝的理由:
写作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重复销售很多”的极少数选择之一,也是相对来看最容易成为普通人起步的台阶之一。
互联网变革了信息流动的方式、速度、渗透度与广度,进而实实在在的改变了人们的社交形式——过去,仅仅十多年前,有个说法还是站得住脚的:绝大多数普通人一生能够交往的人数大约150人,可转眼到了移动互联网之后,我想150这个数字已经不够用了,可能要乘上10也不一定够用……
在这样的时代里,有效沟通,显然是最重要的技能,甚至应该归类到“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中去,一个人的沟通效率,从底层决定了一个人最终可能获得的资源及其质量,至于高质量的资源最终会爆发成什么,在哪里爆发,那是后面的事情……但,我们就是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演讲与写作,都是比私底下交流更为高效更具价值的有效沟通方式——说话谁都会,写字谁都会,但,同时对很多人说话,同时面对很多人发表文字,其实并不是谁都会的事情,比例很可能比较低,远低于1%,否则的话,中国应该至少有五百万成年人善于演讲与写作,观察一下身边,貌似并没有那么多人的演讲与写作大受观迎吧?
从单位时间销售的角度望过去,“你给一群人讲道理”与“你给一个人讲道理”显示并不是没有区别,但从时间精力上来看,事实上的区别没有多大,不过,效率却有了极大的提升。而“演讲”或者“讲课”常常还要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在使得写作可以“即时发布”的同时,又彻底打破了地理位置的局限……
当年我选择去新东方,理由其实很清楚,在那里有更大的课堂。当时一个班的人数普遍是四五百人,甚至有过一千两百人的会场……同一段时间出售了那么多次,拿到的报酬一定更高,很明显,不是吗?
再后来,我一定要想办法写书出版,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你花九个月的零散时间,打磨出一本可以长销十几年的书,不就是相当于把那九个月的零散时间拼起来卖了几百万次吗?对于个体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效率更高呢?
几乎是十年前,我在一个饭桌上跟一些人讲过几乎同样的话,大意是,“在今天的这个时代里,普通人是可以通过写书获得财富自由的”……记得当初有个声音颇有些质疑,说,“这事儿一般普通人做不到吧?”当时我也没做什么回应。虽然都有十来年过去了,我还是可以很清楚地回想起来当时我脑子里的声音:“做到之后就不是普通人了……再说,所谓“普通人”并不是因为起步时普通,而是因为他们永远“普通的活着”才成了所谓的普通人……”
我知道你也很可能刚刚脑子里就闪过同样的念头……我不会不回应你们的。
你所感受到的沮丧并非来自于“你是个普通人”,而是……请仔细阅读:
尽管你有着不同凡响的愿望,却时时刻刻像那些终究碌碌无为的人一样思考。
过去的许多年里,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
哎呀,你就是和我们普通人想的不一样……
为了避免误解,我常常是一笑而过。可事实上,这“现象”其实是有唯一正确解读的:
首先,不是因为最终不是普通人了才想的不一样;
其次,恰恰是反过来,正因为从一开始就想的不一样,才后来变成不普通的……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在起点上,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是普通人。
想法上的不同,最终落实成现实的不同,是需要时间才能“酿”出来的,并且,常常需要比大多数人想象得更长的时间——因为最终的差异,不仅是“翻倍”或者“翻倍再翻倍”,常常是“天壤之别”。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我们每个人所存在的世界,都基于我们各自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于是,对我们来说,自己真正所身处的世界,其实是相当主观的。所谓的“想法”,其实可以理解为“思考的方法”,很多人之所以不行,其实原因只不过是因为不仅没有“思考的方法”,甚至连思考都没有。
有个犀利的观察总结,说:
5%的人在思考;
10%的人以为自己在思考;
85%的人,宁愿死也不肯思考……
与普遍认为的不一样,这话并不是爱迪生说的,而是出自另一个我们玩群不认识的人……还有一句也不是爱迪生说的——虽然人们总是把这句话“栽赃”到他头上,但同样有道理:
没有执行的想法只不过是幻觉。
于是,到最后,即便是那少数的5%中的绝大多数,有的也只不过是幻觉而已。
你有远大理想,那么你要跟“现在已经成功的人”逼得,不是你的现在和他的现在,而是“你的远大理想实现后的你”(即你的将来)和他的现在……这不一下子就想开了吗?
现在的你,怎么可能还没怎么样呢,一开口就有雷鸣掌声,一动笔就有滚滚财源?你现在当然跟我们普通人一样,开口说话无人听,动笔写字无人喝彩。正所谓人微言轻。可那又怎样呢?谁不是从一文不名开始的?谁没有个“不堪回首”的过去?又有谁从一开始就站在山巅上?
当然,你可能反应过来了,你反复读过的。想过的“活在未来”,真的不应该仅仅是一句激动一下就忘了的口号,而时每时每刻都要反复提醒自己的观念,你最终所有的“不普通”,都来自于这里——你刚刚就体会到了,我们所有人都一样的:“一不小心就活在当下了”,“一不小心就忘记了那个应该活在未来的你应该怎么想事儿、怎么做事儿了……”
写书,很可能是这世界上极少数极少数“普通人”真正可以做到“一劳永逸”的事情。如果有能力写好,如果有能力出版,那么这事儿的收益模型就变成这样的了:
长期来看,持续时间投入越趋近于零,收益面积就越大。
话说回来,通往财富自由的路,肯定不是只有“写书出版”这么一个的,是吧?并且,很多成功的人,也不一定擅长写作(或者擅长演讲)……但,即便还有别的路,你还是一定要学会写作,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你能写出大受欢迎的内容,一定是你“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出众”的结果。不要误以为“非虚构类写作”才需要这些能力,即便是编故事写剧本,也一样必须有这些能力。想要在任何一个领域成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我建议身边的朋友持续写作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个更为简单更为基础的理由:
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锻炼思考能力、锻炼分析呢能力、锻炼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你再仔细观察一下就知道了。很多人写东西,只不过是“搬运工”而已,他们其实并没有深入学习,也没有深入思考,更谈不上深入分析,但,即使如此,也依然有相当的销路……从这个角度望过去,若是你有学习能力,你有思考能力,你有学习能力,可你竟然不会写作(换句话讲,也就是缺乏足够的沟通能力),那你岂不是亏死了?因为你最终还不如那些“实际上不如你的人”。
也许你又想问了,那我如何开始呢?还是呢句话,这个问题没必要问,直接开始就是了……不过我倒是有个想法需要你认真思考: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没有用呢?
写对别人有用的东西,这是写作的终极技巧,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仅仅这么一个问题,就会把这世间绝大多数文字过滤掉了,你说它重不重要?至于文笔什么的,不是不重要,但重要程度若是跟这个原则相比较的话,甚至可以直接忽略。
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最自己的提问就会逐步细化、深入: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没有用呢?
我洗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用的话,有多大的用处呢?如何做到最有用?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用的话,对多少人有用呢?如何做到对更多人有用?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被人有用的话,在多长的时间段里对别人有用呢?我如何做才能让那个时段更长一些呢?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用的话,如何才能优雅地让人们恰当的回馈我呢?
这篇内容,有很多很多“以身作则”的地方——事实上,我在写任何文章的时候,都要花很长时间琢磨,“我写的东西真的对被人有用吗?”这一关过不去的话,甚至会让我感到没脸见人的地步……
写吧。只要真写,就只能真思考。今天的你,无论多差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的你不差……未来的你为什么不差呢?因为曾经的你,不怕自己不差,不管多差也要硬着头皮实践,久而久之,你就撞见了未来的那个一点都不差的你。在这样的场景下,有句话非常应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思考与行动:
在阅读的时候,你有分析作者思路的习惯吗?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思考到结论的呢?
在阅读的时候,你有认真对比自己与作者思路差异的习惯吗?找到差异之后,你应该做些什么?
如果写作的根源是思考,那么,为了提高思考质量,你必须要做的事情都有哪些?
写书,是一种难得的“可以把自己的时间长期重复销售很多次”的销售方式;那么,除了写作之外,还有什么活动也是如此的呢?
显然,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持续时间投入又是必须的……在什么情况下如此,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