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望所归,时隔四年,这个由《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总导演陈晓卿及原班人马推出的全新美食盛宴,第一晚首播就收获了极高的点击率。
与《舌尖上的中国》不一样的是,《风味人间》有着更大的格局: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
8集成片:“山海之间”、“落地生根”、“肴变万千”、“万家灯火”等等,从多种角度探索和解读食物背后的人文历史。
昨晚刚看完第一集我就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忍不住想给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制作出美味料理的匠心美食家们疯狂打call!
在我看来,这部《风味人间》也可以说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升级版。
从画面到文案,视频里的每一帧都是种视听享受,就连味觉感官都频频受到刺激,讲真,我昨晚真的是吃着宵夜看完的!
完美的作品离不开制作团队背后的努力。看似简短的纪录片,一集仅50分钟,拍摄历时却超过两年。
不仅在国内拍摄,为了在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美食的独特性,从法国到西班牙,越南到摩洛哥,秘鲁到埃塞俄比亚...
陈晓卿导演带领团队跨越6个大洲20多个国家,收录了许多国外美食,探索中国与世界美食的奇妙缘分。
用舌头来认识世界
和其他同类美食纪录片相比,《风味人间》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世界性”,整部纪录片中国内容占70%,国外内容占到30%。
说到食物,中国从来不是孤岛。陈晓卿导演举例:
“比如中国人用陶,摩洛哥人也在用。一个大饼,阿斯塔纳的馕跟我们的几乎没有区别。新疆、甘肃、江苏等地的馕,大小是在不断变化,地区之间有趣的差异。中国受影响也会影响别人。”
《风味人间》中有众多海外美食亮相,那些猎奇的国外食物出现却也能让我们看着会心一笑。
冰岛惊世骇俗的鲨鱼肉
秘鲁大地之锅
说明在“吃”这方面,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大家都是互通的。只不过很多食物只有在当地才最好吃。
就像臭豆腐离不开长沙,小面离不开重庆,肠旺面离不开贵阳,鱼生离不开顺德...
这部纪录片旨在挖掘美食的根与生命,让更多的人认识那些离不开的风土,人情和味道。
认识一个地方有很多方法,我们习惯了用“眼睛”、用“脚”,其实用“舌头”更真实。
我们在当地品尝食物,除了口中的美味,其实我们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都是食物不可分割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