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1震动明朝中外的“永乐大阅兵”,其规模及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阅兵可以显示国家军队实力,震慑和警告周边心怀敌意的国家,最好不要挑起战争。中国500多年前的永乐大阅兵是当时亚洲之最!

永乐大阅兵的背景

明朝推翻元朝而建立,大量元朝官员流散到西亚国家,他们鼓吹当地的君主对明朝采取敌对态度。帖木儿帝国甚至打出了“反明复元”的旗号,在永乐四年的时候进行东征,未果。帖木儿暴毙,一场大战就此烟消云散。

郑和在永乐年间多次下西洋来宣扬国威,但前五次均是到达印度洋而返回,原因是马穆鲁克王朝控制红海流域,禁止驶入,虽然后来西亚和中亚各国均承认了明朝的正统地位,但都对明朝的实力纷纷表示怀疑。

阅兵之前的准备

永乐十六年(1418年),朱棣派陈诚出使中亚。第3年7月,中亚和西亚国家联合派遣了一支600多人的使团来明朝回访。

使团抵达嘉峪关时,朱棣派遣了六千多精锐骑兵一路护送。他们途经九边每个军镇时,受到了蒙族、回族军官的接待,并了解了明朝的民族平等政策。边关的强大军事实力也在各国使臣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来到北京后,朱棣在北京皇宫接见各国使臣。诸使臣皆行叩拜之礼,帖木儿国使臣则以“我国无此风俗”为由,只行鞠躬之礼,朱棣也并不在意。随后朱棣安排使团在山东、河南、江苏各名胜古镇“观光旅游”,使者们亲眼见识了明朝城市的富庶繁华。两个月后,各国使者接到通知,将参观朱棣在北京周边举行的大规模“狩猎”(阅兵)表演。

永乐大阅兵盛况

本次狩猎调集士兵共计10万人,精心挑选了明朝“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精锐部队,表演了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又从西南诸省调来土狼兵和白杆兵进行万箭齐发、长枪兵刺杀等演练。

根据史书记载,“列国使节俱惊”。

在这次阅兵中,“神机营”的火器让各国大开眼界,尤其是有“一窝蜂”之称的火箭炮、骑兵专用的“火龙枪”还有“虎威炮”。

永乐大阅兵的真实性

关于永乐大阅兵的真实性,目前还是有一定的争议的。

永乐大阅兵”的信息来源于一篇名为《威震四方的明朝大阅兵》的文章中,但没有得到相关史料的印证。

在国内的现有史料中,没有找到永乐十九年“永乐大阅兵”的记载。但在史料《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记载了永乐十八年帖木儿帝国使臣出使明朝时目睹的一切。书中提到了装备披甲执矛的明朝军队有十万人,与阅兵情节一样,但有人认为这并不是专门的阅兵。

书中也提到了使臣先不叩头而后来叩头的事实,但原因有别。

还是有人认为,使臣之所以会改变叩头,主要原因就是朱棣从进献的马上跌落下来,准备要流放帖木儿使臣时,使臣叩头求饶。这个解释让人有种很是别扭的感觉。

其实关于这次阅兵的详情,在中亚各国的典籍里有记载。到底是这次阅兵是根本不存在还是史料没有记载,从现有情况来看,很难得出结论,但古代阅兵不是稀罕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来,边境不宁,四邻嚣扰,中国在这样的时候搞了一次战时阅兵,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明朝时候面临类似情况下就有过一次大阅兵...
    东篱书院阅读 547评论 2 22
  • 永乐大阅兵又称永乐阅兵、永乐狩猎、或明朝大阅兵,指的是明朝永乐年间的一次大规模阅兵。 永乐十九年三月,阅兵在北京北...
    木夫009阅读 863评论 3 4
  • 总叙: 本文篇幅较长,全文分为:简介,明朝历代皇帝,官场等级,历史大事件四个模块。明朝的历史:可以说在我国的历史长...
    EasyChill阅读 2,103评论 0 3
  • 三十三 《庐山的山路》庐山名气很大,去过的名人也很多。国共两党的高级领导人也喜欢在此决议国家大事,如抗日宣言,如庐...
    东坡观史阅读 282评论 0 1
  • 功:早上冥想打坐做早课,上午买了好多吃的喝的去公婆家聚餐,并让聚餐气氛很热闹融洽;下午开车带爸爸去医院拍片复查。 ...
    Rui世界阅读 4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