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蜿蜒曲折的秦岭山脉深处,有一个小村落,那里住着一个名叫恋恋的女子,她如同山涧边静静绽放的野百合,虽身处幽谷,却怀揣着不为人知的坚韧与梦想。
恋恋,性格内敛、言语不多的女子,她的眼神里总是藏着几分羞涩与深邃。在与人交往的世界里,她仿佛总是那个站在人群边缘的旁观者,小时候,母亲总说她,不说话,见人一笑,就算是打招呼了。与人交往,三两句话后,便不自觉地陷入了沉默的深渊。她的尬笑,是对外界的一种防御,也是对自己内心脆弱的一丝遮掩。与人之间,似乎总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将她的心灵紧紧包裹,无人能轻易触碰。
在这份孤寂的背后,是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的落寞,是留守儿童的孤独,是一个人面对朝露晚霞,晨风暮雨的形单影只。尽管如此,恋恋却拥有一颗异常敏感而温暖的心。对于那些对她好的人,她总是铭记于心,以加倍的真诚与善意去回报。她习惯在夜深人静时,与自己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那是她寻找安慰与力量的源泉。但这份自我探索,也让她时常陷入一种内心的纠葛与挣扎,她渴望被理解,却又害怕被看透。
恋恋曾无数次地羡慕那些能言善辩、游刃有余于社交场合的人。她幻想过,如果自己有那样一种魔力,或许就能轻松地跨越那道鸿沟,与人建立真正的连接。但现实总是那么骨感,她似乎总是被命运的枷锁紧紧束缚,无法挣脱。
回顾往昔,恋恋的生活轨迹似乎总是与“平凡”二字紧密相连。她出生在贫寒之家,父母终日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她的成长与教育。八岁才上的一年级,开蒙之迟,每当老师统计出生年月以及年龄的时候,她站起来满脸通红,低头不语,似乎大家的眼光都看过来了。
天资普通,家世一般,读书时期唯有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全凭一股子勤奋的笨鸟先飞的精神在苦苦支撑。初中第一年走了艺考音乐之路,后来莫名被顶替掉了。复读了一年,仅仅高出重点高中零点五分的成绩被学校录取了,想来当时已经是拼了很大力气,加上一点点运气,才考上的高中。
高中三年,父母依旧在外地,她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她独自面对压力与挑战,用勤奋和汗水去弥补天赋的不足。在老师面前求助过,哭过,在被窝里面默默流泪。每当夜深人静时,她都会独自来到学校的小树林中,对着月光轻声歌唱,那是她释放压力、寻找慰藉的方式。
那段日子,恋恋的父母他们虽然无法为她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但他们的爱与支持却如同山间清泉一般,滋养着她的心灵。父亲会悄悄地来到学校看她,与她一起在简陋的小吃店里吃饭。他掏出身上的零钱全都给她,尽管她推辞不要,但他总是坚持要给。那一刻,她看到了父亲眼中的期望与关爱,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母亲也会时常来看她,虽然通讯不便,但她硬是一个班一个班的问,终于在三楼找到了她。同学叫她,有人找的时候,她一看是妈妈,真是又惊又喜。母亲给她带来零食鸡肉火腿,那是让他们曾经一起逛超市的时候,母亲让她挑零食,她就随手拿了一包鸡肉火腿,未必是多么喜欢吃的,只是觉得应该让拿就拿了。只是那以后母亲便以为她是喜欢吃的。
岁月如梭,转眼间恋恋已经迈入了而立之年。回望过去,她感慨万分。虽然生活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但父母的爱始终是她最坚实的依靠。他们虽然无法时刻陪伴在她身边,但他们的爱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曾几何时,恋恋在自己经历了漫长而又苦涩的人生以后,以为父母不那么爱自己。只是她忽略了,父母如今已经老了,他们需要依靠她的肩膀了,在她给父亲零花钱,父亲推搡不要的时候,一切好像有了一个轮回,只是故事中人物换了一下身份。回忆往事,原来父母曾是那样笨拙的爱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