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们很累呀,让我们娱乐一下吧。”上到第四节课一走进一个班级,就有孩子在那里起哄大叫。”按照往常我可能会当做没听到。可是今天时政播报的孩子U盘忘带了,今天课堂内容也比较少。看他们上到第四节课确实是有气无力的。想想今天这节课,有一个环节就是让他们听小沈阳他们的小品的声音辨别人物。这不是也可以属于娱乐吗?但是没有马上答应他们。
刚好学到辩证法的联系、发展、矛盾等相关知识,很多知识点都需要课前回顾,何不利用此事让他们来回顾知识呢?于是我就对他们说:“给我三个方面的理由,用哲学的原理进行阐述,那么我就答应给你们娱乐一下。”这下炸开锅了。他们中有的孩子开始急急忙忙地翻书,有的孩子开始交头接耳起来,想着该用什么样的原理进行阐述呢?这太有意思了。
第一个孩子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来说。”我请他来讲,他说:“意识对人的生理具有调控作用。我们前面的课上的很累,这下精神不好,如果给我们娱乐一下,我们上你课的情绪会更高,听课的效率会更高。”
呀!不错哦,考试让他们来答题,他们都没办法讲的这么清楚,为了能够可以休息一下居然能够表述的这么好。我说:“可以的很好,这个理由我可以接受。已经一个理由了,接着谁来?”又有一个孩子站了起来,他说我们现在很累,想休息一下让自己不累,累与不累是一对矛盾,但是接下来他就说不下去了,看来这小子对于上节课的矛盾有点感觉但是说不上来。于是我引导他累与不累是矛盾没错,但是你要讲清楚为什么我要让你们休息呢?
这下他们好像就是不知道要怎么讲,看来对矛盾的观点,他们还不是特别的明白。于是我就引导他们说,上节课我们讲到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会带来什么样的一个结果。终于有一个女生站起来说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可以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已经很靠近了,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我跟他们说:“现在你们是累占主导,如何让累向不累转化呢?这就需要我给大家提供娱乐休息的机会,矛盾双方不就转化了。”这么一说他们好像豁然开朗了。
“已经两个理由了,还有谁能告诉我第三个理由呢。”我接着往下问。看着他们抓耳挠腮的样子,感觉真是挺可爱的。等了一小会,终于有一个女生说:“老师我来。”她说跟量变质变有关,我问:怎么说呢?她说我们经过前四节课的学习,现在累了就是发生了质变,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学习出现新的质变,我们现在需要休息进行量变。听着感觉还有些道理。先不论这算不算量变质变,但是她的这种阐述问题的方式要给予肯定。我说虽然打比方可能不太准确,但是她把原理说的很好可以算一个,接着听到欢呼声。
接下来实际就是我上课的内容,就是让她们在轻松之中学会抽象哲学知识。整堂课他们的状态都特别好。
看似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但是这个小插曲却取得了一举三得的效果。一得是在快乐的氛围中复习了前面的哲学知识。二得是学生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遥远抽象的。三得是课前的活跃调动学生的情绪,更有利于我后面的教学。
吴非老师说:“课堂教学要注重生成,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学的趣味。”课堂的预设虽好,生成不一定会如每一位老师所愿。所以我们应该要增强自己的灵活性,关注起每一个生命体。能够机智面对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让这些情况为我们所用。这样的课堂才能灵动,才是有生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