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好的作品伟大的作家是应运时代而生的,让我们把目光投向50年代的香港,1954年香港的武林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与太极派的掌门人吴公仪相约比武,这场比武的过程非常短暂,也没有后来在武侠小说中撰写的神奇的武术招式,但是在此背景下,新晚报要求年轻的小伙陈文统抓住机会写一部武侠小说,1954年才思敏捷的陈文统把龙虎斗京华搬上了报纸,第二年,年轻的编辑查良镛根据其家乡海宁流传关于乾隆身世的故事写了其处女作《书剑恩仇录》,小说一出立刻引发轰动。
而与此同时在台湾,台湾武侠小说家郎红浣开始执笔撰写武侠小说开始,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等后来的台湾武侠小说大家都纷纷发表自己的作品,在这股浪潮之下,据台湾小说发展史叶洪生统计共有300余名作者参与其中,古龙恰好是其中的一位,对于写武侠小说的初衷,一是因为从小受旧派武侠影响大,二是迫于生计,或者说写武侠小说更容易来钱,1959年至1960年,古龙曾写了八部武侠小说,这八部小说用古龙的话来说质量都不高,语言毫无特色,结局草草结尾,而且多数作品都有相当程度的烂尾,古龙曾在新岁献辞中写道,苍穹有七,剑毒有四,孤星零落,书香只一,游侠虽全,湘妃未三,意思是大部分作品只写了其中一部分,其余都由他人代笔,就连他的老朋友作家邹郎都说,古龙人缘最差,几乎没有一篇连载不被报社腰斩,也没有出版过一套完整的书,然则我们兄弟性情相投,嗜有同好,日常的大宴小酌,是少不了他的,没有他,似乎觉得不尽兴、不热闹。
1959年苍穹神剑开始动笔,这是古龙的处女作,这部小说是古龙的小说中少数带有历史背景的小说,以康熙九子夺嫡为背景,小说原本向请吕氏春秋出版但是被拒,理由是作品不成熟,也正是因为如此,古龙借酒消愁与舞厅的舞女郑莉莉相识,苍穹神经的出版给古龙带来颇丰厚的报酬大约是800块钱,从此古龙以飞快的笔速又写下七部作品,分别是剑毒梅香,残金缺玉,游侠录,湘妃剑,孤星传,飘香剑雨,月异星邪,在1960年根据古龙自己的撰文,他的稿费最高达到了3000台币,3000台币是什么概念呢?根据台湾经济概览一书,60年代公务员的工资只有三四百台币,工人工资最高只有700台币一个月,古龙有了钱,开始了其风流潇洒的生活,还买了一辆代步车,这算是古龙人生上的小高潮。除了出版自己的八部小说,古龙还代笔诸葛青云写了江湖夜雨十年灯,此时的古龙还只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武侠小说作者,无论在作品还是名气上都不如他的前辈卧龙生,诸葛青云。
1961年到1962年的古龙仍在不停地写作,这两年只写出了5部作品,分别是神君别传,失魂引,剑客行,彩环曲,护花铃,与第一年相比作品的数量锐减,可能是古龙不在为了生存而写作,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的有质量,这时的古龙在感情上没有大的波澜,和舞女郑莉莉仍在同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