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采铜 - 思考

第1章讲计划,第2章是选择,第3章是行动

一开始所抛出的随着事情越积越多,我们慢慢会觉得无法承受,情绪上的各种问题首先会爆发,然后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会变差,于是生活开始失控】+1

人啊!总是被尘事所烦恼!或者我们可以写一下自己现在的烦恼是什么,看看什么可以被解决的!

我的烦恼:工作或者说是实践!大烦恼就这么一个,不过下面分支有手绘虽然在画,但感觉没练好和思维(作品),生活上就有没买上回家的动车票,还有想折腾一下自己的乌龟缸还有盆栽,但最近要搬家暂时没有机会,回家之后怎么样才能少被询问各方面的事,

作者接下来所写的精益创业,用反复试验和获取反馈的方法来探明环境,通过迭代优化来最终进化出一个最好的产品。】+1

关于我而言,或者说是IDC而言,就在干这样的事情,但是问题就在于“反馈”以及“输出”,输出信息的不明确和如何做出优秀的反馈,还是需要不断行动,用实践来改良!

再是核心问题,现在领导让你做一个PPT,你第一步准备做什么,是先挑一个漂亮的主题模板吗?不是。是马上去百度谷歌查资料吗?也不是。正确的答案是:设计PPT的架构。即你要分析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以及兴趣点、关注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你的内容以及展现内容的顺序,先讲什么,占比多少,再讲什么,占比多少,以及讲的时候采取什么风格、策略,然后PPT的架构就出来了。】+1

如果做设计的话,“硬核”,是“产品需求”还是“设计需求”?

其次是作者提出的“图层工作法”,可以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1

这样看来,一个大框架的出来是基本,再是同种元素的制作

最后是“行动科学”,将自我行为的表象化为知识,再将知识化为他人的行为。

这好像是常说的“信息 知识 经验 思维”,但重心在于如何转换这样一个过程。重点在于教授反思的过程。

信息:我获取了什么信息?哪些信息是关键的?哪些信息可信度高?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有缺失吗?有的话该如何获取?

预期:我的预期目标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预期?预期和实际一样吗?如果不,那是什么原因?我的预期扮演了什么角色?该怎么处理?

结果:事情的结果是什么?该如何评价结果?在描述和评价的过程中,我的指标是什么?要改吗?要改哪些?怎么改?

进度:这件事的进度快还是慢?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进度有问题时,你是如何干预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不理想?

工具:我使用过什么工具?哪些有用?哪些是负作用?怎样让工具的作用发挥得更好?

情碍:过程中情绪如何?有情绪失控吗?是什么原因?有想要去调整吗?用了什么方法?效果如何?怎样让方法发挥得更好?

阻碍:我遇了什么阻碍?最大的是什么?这些阻碍是怎样处理的?效果如何?什么阻碍会一直存在?我u该怎样去减少阻碍?

优势:我发挥了什么优势?有优势没发挥或没发挥好吗?收获是什么?有什么得到提升了吗?我需要向做同类事的人学习什么?他们什么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缺憾:我遗憾什么?最大的是什么?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发现了自己哪些缺点?哪些是迫切要改正的?我得到的批评是什么?这些批评里有哪些是可取的?

意义: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对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1

我得到的信息:知道了我的信息、开始的预测、最后的结果,进行对比,以及思考这些东西的正确性,不同的原因,看看有什么误导了我,再从事情本身分析,过程中的阻碍是什么,我用了什么工具,工具用得如何,我自身处于什么状态,再回想一下,我有什么做得好,什么做得不好?出现过什么错误?什么误导了我?再总结自我收获,学到了解了什么,在生活其他方面是不是也遇到类同的问题?完整的反思链有助于自我总结与归纳,但我不认为思考链的问题和他的一样,当内容可以一样,可以的条理我认为比较明晰。


【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1

“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是指学有所用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吗?

【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1

有人因为兴趣而学习;有人因为好奇而学习;有人因为寻找答案而学习;可我是因为什么而学习?为什么我会去看这些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只是认为我需要它们!

【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1

是指我想要得到什么,才去看什么,这是一个渴望答案的过程,但它更讲究得是构建知识体系!可是体系的建立到底是如何的,它们不是拼图,而是打面团,不断添加与揉搓的过程!可是具体到底是怎样进行的?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1

我有什么?有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我想知道什么?我要问什么?我要做什么?《精进》之前,我有了看书的能力,批判性的了解;现在我有了对自我的否定,有了对未来的迷惑,有了职业选择的疑惑;我问了职业到底选什么,明年应该怎么过;我要构建我自己的工业设计体系框架,我要做设计思思维的锻炼;

【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它所希求的知识是没有边界的,为了找到问题的解,我们可能会寻访任何可能的线索,查阅任何有益的资料,而不受既定的观点的束缚。】+1

那么构建讲究的是寻找答案,因为问题,去寻找答案,但在其中不断产生问题,不断寻找答案;和批判性思维很类似,面对一个论题与结论,不断寻找理由;面对理由,不断寻找证据;面对证据,不断判断假设……那么你看书的时候,抱着的到底是什么?

1讲得是开放式学习方式,以及如何进行知识的揉搓,那么2讲得解码又是如何?

从小黄鸭的问题去看待的话,浅层是指是什么,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中层是怎么样,讲得内容对不对,对于我们而言有没有价值,高层是指为什么,它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我看下面这段原文前的感受

【因此,简单地说,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1

但是学习需要深度?知识系统的建立需要高深度的学习吗? 学习是需要深度,也可能需要高深度学习,但是对我而言看书有时也就只需要局限于中层深度不就好了吗,我不想成为写作者,我来寻找知识,不是寻找写作的方法的。

【我这里给出三个寻找入口的路径,供大家参考:

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1

这样讲来,寻找过程和延展其实我们正在作,可是不同又该如何去做?

“做中学”这也是常说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看来我是不是该考虑将我草图化的IDEA,做出模型(3维)来,表现一下效果。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1

这个观点很有趣,这就让我想到昨天之斌说得我们是海绵,要吸收;而这里讲运用只有能调用才能算掌握。海绵是知道,调用算掌握;而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掌握,为什么我一开始不能就直奔掌握呢?我不做大范围或大面积的知道,我追寻一小面的掌握可以吗?

老师不懂心理学,是因为不会讲,不了解如何去传授,如何讲得简单?

【知识操练的三种方法:

写作式操练,获取反馈,对象可以是阅读者,同类人,经典作品

游戏式操练,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境,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境中的变化

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1

那么我的操练是什么?是出一个产品来让大家申评并不断迭代吗?可是我上一件的产品都没有反馈?是我做得不对吗?可能需要出模型吧,或是一段小视频,可以去试试!

迁移、印证、互补来源于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可是“深层结构”到底是什么?如何去洞察?是需要先化知识为技能吗?是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解码吗?还是需要我们去体验生活,还去体味运用技能的过程?


“断舍离”的方式让我想到了那个日本老头说得“整理不是去将东西分类,而是需要丢弃一些不需要的东西”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1

他用比尔·盖茨来举例说明,可是只讲他一个人只看书和思考,那么对我而言,这该如何体现?我不是比尔·盖茨,如果只是为了静心思考的话,我想到了“ORID”的方法在晚上来回顾自己一天的所得与不足。

【好的写作的秘诀就是剥离每一句话中的杂物,只存留其最洁净的部分。每一个无用之词、每一个在动词中已经表示其相同意思的副词、每一个使读者不知谁在干什么的被动语态结构——这些都是削弱句子力度的成千上万种掺杂物。】+1

确实,从例子来说,那么“鄙视”之类的词汇去除对于文章的意义并没有改变,且简洁的文字表达反而让情感的流露更加真实。说起来现在的网文就是这样的写作方式。如果说简书是这样的一个平台,那么反馈是否是一个重中之重的表现?

【追求简洁就像一个开放的拼图游戏,首先你得搞清楚自己手中有哪几块拼板,你还要构想出未来这幅图可能的图案,然后你要从周围或者远处的拼板中作出选择,挑选出那些既能与你原有拼板相连接又符合你的构想的拼板。】+1

1不说废话2精炼3套路;他所说的3方面的精简。把简洁的过程看成拼图游戏,这让我想到知识体系的建立,觉得两者具有共通之处。

如何处理碎片化信息?一句简单的断舍离以及简洁,让我更糊涂了,但我想到上一章的问题学习的方式,这应该是碎片化信息的处理方式吧!

【1. 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2.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1

我只能说我阅读到的是多看和解读原始资料;可原始资料是什么?什么是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如何启动潜意识思考?一头雾水,看前文,我看到的是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法。

关闭自主意识,可以去试试,我觉得很有意思;早上写三页东西,可以试试;不过说不定睡觉也能蹦出灵感来。

“随机激发”的方法,就是在思考某个问题的同时,另外随机找一个词(比如随手翻开词典到某一页),然后把这个词和当前的这个联系起来。

【“泛主题阅读”随机在书柜里挑基本与这个主题无关的书来看】+1

混乱的思考,秩序的创作,也许对我们目前而言是很有意义的方式

图解思考、混乱思考,讲得觉得很厉害,但我认为这也就是头脑风暴或思维导图类似的方法。不过潜意识的练习我认为还是可以试试的。

清单的说法其实我们一直都有,比如工作表、流程图;不过形态分析表,我们应该去掌握,2x2表格也是。


努力是一种才能,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

可是努力的策略到底是什么?努力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态度

“天才__智商说”、“优势识别器”、“发展式心智”、“人才培养与投资”四种特有到普通、恒定到发展的象限空间;但主推的是在于发展式心智,纵观全文也是发展式心智的体现。塑造发展式心智的第1点,就在于自我思考时的how和What ] need to do

可是到这里为止也只是讲述了努力的缘由是什么,可是对于“如何努力、策略是什么、方法该如向、怎样高效”都没有进行述说。

努力的结果到是说了一遍“T”型人才,理想型人才,而且也述说了“|”比“一”重要。个人(单领域高才能)>个人(多领域低才能),因为这是社会有团队存在,这也让我想到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在塑造自身的过程中,可以将“一”和“|”的时间二八开,主攻主业

努力到底是怎样一种态度?

专注、不苟且(狷介)、寻求完美(指的是单领域上的)、反脆弱(从犯错和反思中获得知识)

努力的策略是什么?

挑战: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因为挑战引发才能

学习时加大难度,进行交叉学习与练习,提高标准,(以完美态度面对)

是怎样才能持之以恒呢(如何投入和激发兴趣())

1、一是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2.二是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3、互动,与学习内容的互动,改变学习方式;与他人的互动

努力过程中的态度还有什么?

自主探索、不盲从、不死板、明确目标。


学霸、学渣?能够自我教育?主动学习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吗?为什么?如果用排除法的话,按学习方式分,分为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感觉学霸和学渣的定义太过于片面或者说与我内心的定义不对等。但如果将主动学习做为成功的必备条件的话,那么成功的因素有什么?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开始,主动主击!是因为同样的主动才成为必备条件;还是说是因为主动学习是构建自身实力的基础,也许两者皆有吧!

普鲁士式教育体系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于国王”。

也许这也是我们的现状,18年是稀里糊涂的过完的,从小学到高中,所有学校教授的都一样,也被我们戏称为填鸭式教育,知识分为学科,将基础的学科如同饲料一般倾泻下来,无论你是否需要,你一定要将这些东西内化,不然中考、高考就会压倒自己。18年来,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接受的义务,无论你愿不愿意,这些你必须吃下去。改变学习方式,是我们想要去做的!可是如何去改变?不是说主动学习好,就能改变的!不等待他人教授就是主动学习!那么激发主动性就是关键,何时才会主动提问,那么就是当某个问题是重要且急的,可怎样的问题才会是急且重要的,那么这个问题必然是与生活或工作相关,并且需要立刻解决,不解决用造成大麻烦的,可是怎样的问题才有这样的特性?与生存挂钩,与生活压力挂钩的问题。

悟败者?领悟失败的前提是输出,输出的标准是有效的输出,如何有效的输出,走完一个完整的设计流程,可是问题应该是什么?怎样的一个产品需求才是我目前可行性最高、完成性最高的?

实践和理论?

实践:1分析问题,重新定义问题,2、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征3,独立思考,发现相关知识并了解4、提出假设性的理论或者模型5、修正理论用迭代的方式6、细节考量,7.巧妙的解决方案。            不支持对问题答案的直接获取,而是另一种解决途征,不是很了解,但有基本思路了。

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

应该至指归纳现象得出结论,利用结论解决现象吧!

成功意味着独一无二,“酷”标志着鹤立鸡群,也许可以划上等于号,富有可能是成功的附属品,也可能富有就是你成功的标准。

多数人不得不选择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不是平庸,我也解释不出,只明白不极端,为人理智,不以感性作为处事标准,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酷”认为是让平常的事变得不同,让1+1>2,更是一种寻求自我的道路。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追寻自我这是一种酷。酷在于得不是多大的变化,而在于有意义的改变,可以渺小但不能无用。但是这些只是常人的“酷”,普通人在无味生活下的“酷”;有很多人他们的“酷”恰恰就在于中庸之道,军人、医生等等职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90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2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32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7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3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1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04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9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41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3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76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