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读了等于没读
1,大部分的书是垃圾书(成功学、鸡汤、侦探、修仙)
2,大部分人读不懂好书(各种砖头书)
读懂好书还不够
知识是有体系的,分散的知识缺乏力量。
自从高中自觉读书以来,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为伟大的作品击节称赞之余,萦绕在心头的问题就是:读懂好书为什么还不够?我怎么没有相似的智慧?只是当了伟大思想者的跑马场,自己为何没有相似的分析能力?
直到将近十年之后,逐渐具备了分析能力,才恍然大悟,有力量的知识需要体系!
比如历史,看了《史记》的古代、近代、现当代的各种解读书籍、文章、考古证据之后,才真正看懂了司马迁的伟大和局限性,这份自信就来自对秦汉制度、经济、文化、思想演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知识不成体系的时候,这是想都不敢想的。
读完书还需要资源
宇宙的本质是物质、能量、信息,缺一不可。想要做成事,也是如此,人员、技术、资本,缺一不可。
读书的目的是更好地去做事,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去认真评估过自己有没有做成事需要的资源,到最后埋怨读书无用,实在是可怪。
一个残酷的实时需要提醒,相比于读书获取知识,拥有资源更加困难,或者说,对普通人想做成的事情来说,真金白银的资本比知识更加稀缺。
读书的本意
对所有人来讲,读书都不是目的。
普通人需要猎奇、寻找答案,学者需要思想交流、了解前人成果。关于读书的谬论很多,读书在于无用之用,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云云,实在是误解了读书。
读书只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为的是大脑更好地做决策,不用神话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