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是怎么从发达国家成了发展中国家的
提前思考
昨天看到阿根廷赢下美洲杯的时候,很是为梅西高兴,特别是看到他和队员胜利后,对着场边前来加油的观众又唱又跳的时候,觉得这个民族应该快乐的。
但是今天看到了“阿根廷是怎么从发达国家成了发展中国家的“的后,认识到一个快乐的民族也会碰到某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正所谓生活对大家都是公平的。
作者观点
- 阿根廷的天然资源条件非常好,导致可以长时间不走工业化道路也能保持高水平的生活。
- 工业发展过程中,对于各类知识、技术都有相对于农业发展更为长期的投入要求。而且这些投入还存在“成功的偶然性”,就是投入后不一定能取得收益。
- 天然资源条件好的另外一个副产物就是容易出现分散的武装力量。特别是借助外部工业成果下的武装力量,将进入一个压制本地技术发展,独占外地先进技术的博弈循环。
- 阿根廷经济改革过程中,并不缺乏理论。1930年到1983年期间,只有三任总统完成任期,主管的经济部长几乎是每年都在更换。
- 阿根廷的发展过程中,外部资本、内部声音、军队力量等都在参与。但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就只有政府一只力量。
- 时代的背景是大萧条导致了全世界的从1929年开始高关税打贸易战。对于出口为主的阿根廷造成了重创。进一步推动了内部不同阶级的对抗。
- 在众多问题出现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为短期利益伤害长期利益。这类事情做多了,就容易掉到坑里了。
阅读总结
在阅读作者对于阿根廷的发展解读后,觉得所谓的“资源陷阱”对于绝大多少的社会结构都是存在并难以逾越的。对于个体的发展,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打破自己的舒适圈,避免进入一个熵增的局面。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要求每一个个体能放弃当前唾手可得的利益,去追求hard模式下的发展,没有一外力,一种天然的忧患意识,实在是太难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提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长久看,眼前的又唱又跳并不是真正的幸福。